南北主干道人行天桥设计说明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 计 说 明 第一部分 天桥主体工程 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福建泉州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工程K4+820人行天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m(黄海高程)。 2、场地各岩土层基本特征: 场地内自上而下各岩土层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1)、填土①(Q4ml)::灰黄色,松散。属新近回填土,主要由坡、残积粘性土回填而成,局部偶见少量碎石块等硬杂质,硬杂质含量约5~15%。本层未经专门压实,欠固结,局部分布,厚度变化大,厚度为0.50~3.10m。 (2)、粉质粘土②(Q4 dl):浅黄色,褐红色,可塑状,以粘粒、粉粒为主,局部含砂等,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坡积成因,场地局部钻孔有分布,层顶标高为6.61~14.62m,厚度为0.60~1.90m。 (3)、残积砂质粘性土③(Q4cel):灰黄色,可塑,>2mm的石英约占5.1~9.1%,长石风化成土状,含少量的云母碎片,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无摇振反应,遇水易崩解、软化,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该层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5.96~13.12m,厚度为7.60~12.20m。 (4)、全风化花岗岩④(γ52(3)a):灰黄色,坚硬状,原岩的组织结构模糊,石英呈砂状,长石风化成高岭土,含少量的云母碎片,有残余结构强度,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软化,岩体极破碎,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5.99~4.27m,揭露厚度为4.50~6.30m。 (5)、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⑤(γ52(3)a):灰黄色,原岩的组织结构尚可辨认,矿物成份有明显变化,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易散,遇水易崩解、软化,岩体极破碎,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11.86~-1.23m,揭露厚度为4.50~13.20m。 (6)、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⑥(γ52(3)a):灰黄色,原岩的组织结清晰,碎裂结构,岩芯呈碎块状,部分为短柱状,RQD=0,岩芯敲击易碎或易用手摆断,岩体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该层分布广泛,层顶标高为-23.09~-9.98m,揭露厚度为0.60~17.30m。 (7)、微风化花岗岩⑦(γ52(3)a):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一般,岩芯呈柱状,RQD=80~90,岩质新鲜坚硬,岩体完整,为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Ⅰ类,该层除ZK2、ZK3和ZH4钻孔未揭露,其他钻孔均有揭露,层顶标高为-28.89~-14.18m,揭露厚度为5.20~6.90m。 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规律、厚度等,详见福建泉州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工程K4+820人行天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G表G.0.1综合判定: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依《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评定:场地地下水受环境类型影响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受渗透影响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4、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拟建工程在自然条件下无岩溶、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但场地有较厚的软弱土层填土,区域稳定性总体较差,场地工程建设较适宜。对上部软弱土层填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 5、场地地震效应 本区位于泉州市洛秀组团内的凤浦村,属于泉州市惠安台商投资区,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第三组。拟建场地内未揭露有软土(淤泥)和砂土、粉土,设计时可不考虑软土的震陷和砂土、粉土液化的影响。 设计依据及内容 1、设计规范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9)、《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J81-2002) (1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 (12)、钢结构制造、涂装及安装等有关现行规范与规定。 2、技术标准 (1)、主桥纵坡双向1.5/37.3(4.02%),跨中竖曲线半径R=464.513m;引桥纵坡1:8。 (2)、自行车坡道纵坡:1:8;梯道纵坡:1:2.5。 (3)、桥下净空:≥5.5m。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