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污染与水质指标
本底杂质(自然杂质):在水的循环过程中,由于非环境污染进入水体的杂质。
污染物:在水的循环中,由于环境污染进入水体的杂质。
水污染:在水的循环中,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而使水体丧失规定的使用价值。
有机物分为三类:
可生物转化的有机物:蛋白质、淀粉、脂肪、核酸以及其水解的单体及其后续发酵的低分子有机物。
难生物转化有机物:烃类、硝基化合物、有机农药、有机染料、纤维素。低浓度可吸收利用,高浓度因抑制作用难以利用
不能生物转化有机物:塑料橡胶等高分子聚合物。
需氧有机物污染:由于废水中有机物被生物氧化,消耗水中溶解氧而引起的水污染。而 能通过生物氧化作用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有机物称为需氧有机物。
需氧有机物污染后果:可生化有机物被生物降解需消耗水中溶解氧,溶解氧下降到一定程度会是得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响,溶解氧耗尽后,水中有机物会腐败,水体发黑发臭,水环境恶化。
耗氧作用定律:Lt=L0×10-k1t
K1—耗氧速率定律。以天为单位,普通生活污水在200C时,约为0.1d。
当L用来表示降解百分数时,L0=100则有lgLt=2.0-k1t
富氧作用定律:当好氧使水中溶解氧下降到饱和浓度以下时,大气中的氧便会向河流中自动补充的作用。
河流溶解氧下垂曲线及方程: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这类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港湾、内海等缓流水体,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的现象。
生物污染:只要是指废水中致病性微生物 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
除致病菌外,废水中若生长铁菌、硫菌、藻类、水草和贝壳类动物时,会堵塞管道和用水设备等,有时还腐蚀金属和损害木质,也属于生物污染
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总固体、悬浮物、溶解物、浊度、色度、放射性、电导率
化学指标:BOD、COD、有机氮等
生物指标:细菌数等
固体物质:
分类:①有机性物质(挥发性固体)、无机性固体(固定性固体)
②悬浮固体(suspended solid,ss)、溶解性固体(dissolved solid,DS)
悬浮固体是在水样过滤后在103—1050C温度下把滤纸截留物烘干所得股体量。
主要以有机性物质形成的可沉物称为污泥。污泥的含水率很高,密度接近1。污泥体积计算。P表示污泥含水率单位%: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由于微生物(细菌)的活动,使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的氧量(以mg/L表示)。
有机物生物氧化分为两个阶段:① 约20天
②
BOD5约等于70%BOD20。
BOD5 优点: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较为直接确切的说明了问题。
缺点:1、当污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物质时,BOD5测定误差较大。
2、反馈信息太慢。
3、污水中含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缺少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时,将影响测定结果。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最终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时所消耗的氧量,以(mg/L)计。
优缺点比较:COD测定较BOD测定简便迅速,而且不受水质限制,但不能像生化需氧量那样,直接从卫生意义上说明问题,不能完全反应有机污染的含量和降解的实际情况。
一般来说:CODcrBOD20BOD5CODmn
第二章
物料平衡(P25)(论述)
流入的废水流量
rA反应速率反映污染物A的增加也可反映其下降,可由反应级数决定。 量纲相同
表示反应过程中污染物A在体积V中的浓度ρA随时间的总变化 概念不同
是累积项:包含反应项VrA也包含流入和流出量.
反应器概况
间歇反应器(BR):操作时间非稳定.,器内成分均匀.
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CSTR):在充分搅拌的情况下,流出液组分可以认为与罐内组分相同,eg:加速曝气池。
活塞流反应器(PFR):在垂直子液流方向上的混合现象,液体流动方向上完全不存在混合现象。
CSTR和PFR的比较:
1一级反应的条件下,CSTR的容积总是大于PFR的容积。
2、除0级反应外,PFR的体积总是小于CSTR,级数越高,差别越大。
3、CSTR中,反应器内的污染物浓度PA即出水浓度,而在PFR和BR中,反应器内的浓度一直高于出水浓度,浓度梯度上升,反应速率上升。在η和qv不变的条件下,所需体积(即停留时间)相应变小,反应级数越高的,对浓度的依赖性越大,差别越大。(浓度效应).PFR有浓度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15教程.doc
-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GB50251-2003教程.doc
- 输入法漏洞的与防范教程.doc
- 蔬菜播种机毕业设计教程.doc
- 蔬菜规模种植户经营状况调查教程.doc
- 蔬菜可研样板教程.doc
-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教程.doc
- 暑假自我检测作文范文教程.doc
- 暑期名著阅读复1教程.doc
- 暑期实践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的教程.doc
-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激励措施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字化教学管理中组织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学科知识整合与教学策略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地理学习环境无障碍设计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课程中世界历史进程与中国历史地位的对比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幼儿园儿童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docx
- 智慧校园智能学习环境建设中的网络环境与用户体验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阅读需求对图书馆图书推荐系统优化的启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野外实践的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