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据中心
网络建设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数据中心现状分析 4
第二章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分析 4
2.1 路由与交换 4
2.2 EOR 与TOR 5
2.3网络虚拟化 5
2.3.1 网络多虚一技术 5
2.3.2网络一虚多技术 7
2.4 VM互访技术(VEPA) 7
2.5 虚拟机迁移网络技术 11
第三章 方案设计 13
3.1网络总体规划 13
3.2省级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15
3.3市级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16
3.4区县级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17
3.5省、市、区/县数据中心互联设计 18
3.5.1省、市数据中心互联 18
3.5.2市、区/县数据中心互联 19
3.5.3数据中心安全解决方案 19
第四章 方案的新技术特点 21
4.1量身定制的数据中心网络平台 21
4.1.1最先进的万兆以太网技术 21
4.1.2硬件全线速处理技术 22
4.1.3 Extreme Direct Attach技术 24
4.1.5 帮助虚机无缝迁移的XNV技术 29
4.1.5环保节能的网络建设 33
4.2 最稳定可靠的网络平台 34
4.2.1 独有的模块化操作系统设计 34
4.2.2超强的QOS服务质量保证 35
4.3先进的网络安全设计 37
4.3.1 设备安全特性 38
4.3.2用户的安全接入 39
4.3.3智能化的安全防御措施 40
4.3.4常用安全策略建议 41
附录 方案产品资料 45
1. 核心交换机BD 8800 45
2. SummitX670系列产品 49
3. 三层千兆交换机Summit X460 61
4. 核心路由器MP7500 69
5. 汇聚路由器MP7200 75
6. 接入路由器MP3840 81
7. 接入路由器MP2824 85
8. MSG4000综合安全网关 90
第一章 数据中心现状分析
云计算数据中心相比较传统数据中心对网络的要求有以下变化:
1、Server-Server流量成为主流,而且要求二层流量为主。
2、站点内部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机数量增大,导致二层拓扑变大。
3、扩容、灾备和VM迁移要求数据中心多站点间大二层互通。
4、数据中心多站点的选路问题受大二层互通影响更加复杂。
5、iSCSI/FCoE是数据中心以网络为核心演进的需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章 数据中心网络技术分析
2.1 路由与交换
数据中心网络方面,关注的重点是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前后端网络,对于广泛意义上的数据中心,如园区网、广域网和接入网等内容,不做过多扩散。
数据中心的网络以交换以太网为主,只有传统意义的汇聚层往上才是IP的天下。数据中心的以太网络会逐步扩大,IP转发的层次也会被越推越高。
数据中心网络从设计伊始,主要着眼点就是转发性能,因此基于CPU/NP转发的路由器自然会被基于ASIC转发的三层交换机所淘汰。传统的Ethernet交换技术中,只有MAC一张表要维护,地址学习靠广播,没有什么太复杂的网络变化需要关注,所以速率可以很快。而在IP路由转发时,路由表、FIB表、ARP表一个都不能少,效率自然也低了很多。
云计算数据中心对转发带宽的需求更是永无止境,因此会以部署核心-接入二层网络结构为主。层次越多,故障点越多、延迟越高、转发瓶颈也会越多。目前在一些ISP(InternetService Provider)的二层结构大型数据中心里,由于传统的STP需要阻塞链路浪费带宽,而新的二层多路径L2MP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会采用全三层IP转发来暂时作为过渡技术,如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跑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方式。这样做的缺点显而易见,组网复杂,路由计算繁多,以后势必会被Ethernet L2MP技术所取代。
新的二层多路径技术,不管是TRILL还是SPB都引入了二层ISIS控制平面协议来作为转发路径计算依据,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当前以太网单路径转发和广播环路的问题,但毕竟是增加了控制平面拓扑选路计算的工作,能否使其依然如以往Ethernet般高效还有待观察。MPLS就是一个的前车之鉴,本想着帮IP提高转发效率,没想到却在VPN路由隔离方面获得真正应用。
2.2 EOR 与TOR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就是交换机,而交换机就分为机箱式与机架式两种。当前云计算以大量X86架构服务器替代小型机和大型机,导致单独机架Rack上的服务器数量增多。受工程布线的困扰,在大型数据中心内EOR(End Of Row)结构已经逐步被TOR(Top Of Rack)结构所取代。机架式交换机作为数据中心服务器第一接入设备的地位变得愈发不可动摇。而为了确保大量机架式设备的接入,汇聚和核心层次的设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高密度接口数量,由此机箱式交换机也就占据了数据中心转发核心的位置。
综合来说,一般情况下数据中心以大型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