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常见寄生虫性疾病演示文稿+剖析.ppt

人体寄生虫常见寄生虫性疾病演示文稿+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临床寄生虫性疾病 概述 一、寄生虫病的概念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 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类型 一、寄生虫病的概念 寄生虫病(parasitosis) 寄生虫侵入人体并在人体中生活,若临床症状不明显称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称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人体后要发病与寄生虫密度及人体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等相关。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 寄生虫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条件通常称为三个环节: 1、传染源 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可通过各种途径而感染其他人 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除后,在外界借某些途径进入其他人体的过程 【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水源被寄生虫污染,人因喝水接触疫水而感染,如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可能得血吸虫病等。 (2)经食物传播:如进食未经煮热含囊蚴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3)经土壤传播:如接触含钩虫幼虫的土壤可能感染钩虫。 (4)经空气(飞沫)传播:如蛲虫卵可在空气中飘浮,并随呼吸进入人体引起感染。 (5)经节肢动物传播:如蚊虫传播疟疾和丝虫病。 (6)经人体直接传播:如疥螨可由直接接触人体皮肤而传播。 3、易感人群 指对某些寄生虫缺少免疫力而处于易感状 态的人群。在流行区,儿童的抵抗力一般低于成年人,而 由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也会成为易感者。 三、寄生虫的流行状况 据1990年WTO报告,在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48种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总发病人数的8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要求防治的8类热带病中,有5类都是寄生虫病。这些寄生虫病危害极大,例如吸血虫病目前流行于76个国家,6.5亿人口受到吸血虫病的威胁,引起腹泻的阿米巴病感染者占世界人口的1%等等。 我国曾是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长期肆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寄生虫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疟疾,建国前全国发病人数达到3000余万,至2003年减少至3万;又如血吸虫病,建国前发病人数达1160万至2003年病人总数减少至84万。而一些寄生虫病则基本消灭,例如1958年,我国宣布基本消灭黑热病。 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类型 1、蠕虫病 包括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等 以华支睾吸虫病为例: 2、原虫病: 阿米巴病(肠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疟疾、黑热病、隐孢子虫病等 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随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或虾感染人体,并寄生在人体肝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症状是出现肝肿大,上腹隐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 【病原学】 成虫外形似一葵花子仁、扁平状, 褐红色,大 小为(10~20)mm~ (3-5)mm,雌雄 同 体。虫卵 甚小只为(27.3~35.1)um,内 有 一成熟的毛蚴。成虫寄生在人 和动物 (如猫、狗、猪等)的肝内 胆管中。 成虫产卵后,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虫卵随雨水流入河流池塘,为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虫卵在螺体内孵化为尾蚴,又从螺体逸出,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如鲫鱼、鲤鱼等)或淡水小虾体内,发育成囊蚴。当人摄入未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后,囊蚴进入消化道最终在肝内胆管内发育为成虫。从被感染囊蚴至成虫排出卵约需要一个月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20~30年。生活史见下图: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图 【流行病学】 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胆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同年我国潮州及广州地区也发现肝吸虫病例。以后相继在东南亚地区许多国家如日本、朝鲜、印度、越南、菲律宾、老挝等国家病例报告。我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以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发病率最高。2010年8月27日《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广州急控中心称,据急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相对于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发病率不断减少的寄生虫病而言,肝吸虫发病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