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重要名词解释
1.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2.币材: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商品交换对币材有内在的要求:价值较高;易于分割,且分割后不影响其价值;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币材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3.实物货币: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
纸币:纸质货币简称纸币,包括了国家发行的纸质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质信用货币等。
4.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5.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6.流动性:指资产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力而不受损失的能力。
7.狭义货币量:由通货加上流动性仅次于现金的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简称为M1。通货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钞,包括居民、企业等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简称为M0.
8.广义货币量:指狭义货币量加上准货币,即M2。其流通范围大于狭义货币量,不仅反映了社会实际购买力,还反映了社会潜在购买力,更全面的反映货币流通状况。
9.主币:即本位币,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10.辅币:本位货币单位面额以下的小单位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一货币单位的小额支付问题。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11.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12.有限法偿: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13.国家货币制度: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有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仅限于国内。
14.区域货币制度:由某个区域内的相关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有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统一货币的制度。
15.格雷欣法则:指在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是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推出流通进入贮藏,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相关的简答题
1. 问:货币形式发展演进的过程及其规律是什么?
答:货币形式发展演进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五个过程。其规律为:从低级到高级、从有形到无形、从注重货币材料自身的价值到注重货币形式发挥交换媒介功能的便利度及注重降低交易成本。
2.简述货币的职能和作用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一.交换媒介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指货币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
货币发挥交换媒介职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
1、交换手段(Means of Exchange):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商品流通作媒介
特点:
①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由此引出对现金的需求.
②作为交换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对货币购买力的关注是纸币、信用货币流通的重要原因。
作用:
①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
②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2、计价标准(Standard of Value):是指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成为交易的前提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 作用: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或劳务的价值,各种交换对象都用货币进行标价,以此确定交换比率。
3、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是指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货币作为跨期交换行为的结清环节,成为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领域:纯粹的货币借贷、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作用:支付抵消以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但也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二. 资产职能——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货币发挥资产职能,由此形成了人们对发挥资产职能货币的需求,即投资性或投机性货币需求
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软件测试工程面试常见问题介绍.docx VIP
- SMTC 5 320 040 与空气接触橡胶材料要求(20130531).pdf VIP
- STEA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CBNData&阿里健康-2019线上体检消费报告-2019.12-23页.pdf
- 电子社Altium Designer 22(中文版)电子设计速成实战宝典教学课件第5章-原理图开发环境及设计.pptx VIP
- 江苏苏州高新区投资促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涟源市党校物业保洁服务方案.docx VIP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AQ3034培训.pptx
- 软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