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智能交通系统第一章 2
2.智能交通系统概况 2
2.1背景 2
2.2发展概况——美国 4
2.3发展概况——日本 4
2.4发展概况——欧洲 6
2.5发展概况——中国 6
3.典型智能交通系统实例 7
4.交通系统的本质特征分析 7
4.1交通需求 7
4.2交通系统 7
4.3交通的系统观 7
4.4特征 7
5.智能交通系统定义及内涵 7
5.1美国ITS手册2000 7
5.2 ITS技术的基础上的三大核心要素 7
5.3定义 7
5.4内涵理解 8
6.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 8
6.1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的产生 8
6.2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原理 8
6.3典型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美国 9
6.4典型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欧洲 10
6.5典型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日本 10
6.6典型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中国 11
7.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 12
7.1交通管理与规划 12
7.2电子收费 13
7.3出行者信息 14
7.4车辆安全与辅助驾驶 14
7.5紧急事件和安全 14
7.6运营管理 14
7.7综合运输 15
7.8自动公路 15
智能交通系统第一章
2.智能交通系统概况
2.1背景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度,投资巨大,作用都发挥了吗?
交通问题决定区域竞争力,如何减少经济损失?
面向人和物的移动/输送,如何培育现代服务业?
交通问题日趋严峻——拥堵、事故、环境、能源
城市道路的增长与机动车的增长相比严重失调;
重要交叉口超负荷运行,交叉路口堵塞、疏导不及时常造成整个路段或地区的完全堵塞;
交通管理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
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薄弱。
迫切需要引入和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改善交通状况、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2.1.1智能交通系统的提出:
一种为交通运输节省金钱、时间和生命,并可为使用者提供附加服务的新方法。
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提高交通运输设施的效率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节省能源消耗。
2.1.2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链:
2.2发展概况——美国
60年代:电子路径诱导系统ERGS
90年代:智能化车辆-道路系统IVHS,1994年更名为ITS America
1998年:启动国家ITS发展战略计划
2.3发展概况——日本
日本自1970年起经历了ITS发展的三个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
2.3.1 ITS基础设施需求期:早期ITS基础设施如交通信号灯和路上设施在减少交通事故方面是非常有效的。1970—1975期间,日本道路上的车辆略有增长,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了近一半,且年交通事故死亡率比以往大大下降。
2.3.2 基本ITS技术需求期:在具备ITS基础设施基础后,基本的ITS技术则能够产生作用,1975—1990期间,交通控制系统和高速路控制系统是典型的基本ITS技术,尽管这一时期车辆数有所增长,车公里数也在增长,交通事故死亡率却在降低,这一时期车公里数比其他同期大大增长。
2.3.3 先进的ITS需求期:1990—至今,需要发展先进的ITS技术。在日本,VICS是成功的应用系统。
发展概况——日本ITS的开发领域
1973年:汽车综合(交通)控制系统CACS
1984年:路车间通信系统RACS
1989年:升级为先进道路交通系统ARTS
1991年:形成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
1994年:成立“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VERTIS”
先进道路支援系统AHS服务实验:2005年3月在首都高速公路4号新宿线参宫桥转弯处实施社会实验
日本ITS的开发发展计划:
2.4发展概况——欧洲
1985年:“尤里卡”(Eureka)计划制定了以车辆研究为主体的PROMETHEUS和以道路基础设施为主体的DRIVE;
1991年:成立ERTICO欧洲智能交通(ITS)协会;
1995年:欧洲启动PROMOTE计划,目标是实现道路交通设施高度智能化(交通管理、安全);
近年更注重Telematic、E-SAFTY。
2.5发展概况——中国
2000年:成立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完成了ITS体系框架;
“九五”后期:国家开展了“中国ITS体系框架”和相关“ITS技术标准”的研究,并将《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性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
“十五期间”:对中国ITS用户服务进行了全面更新,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用户服务(第二版)”并对中国ITS体系框架逻辑和物理框架的进一步修改完善;
2006年:在国家863计划增设“现代交通技术”领域,重点研究ITS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十大领域中就有现代交通技术领域。
3.典型智能交通系统实例
4.交通系统的本质特征分析
4.1交通需求:人与物的空间移动(及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