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脏病临床诊断思路及进展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魏 仲 南 临床看病有两个主要环节:诊断和治疗。这也是先认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朴素方法论在临床医学中的体现。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 诊断是对疾病根本性质的判断,始于对临床表现的探究。临床表现是机体表现出来的病态现象,包括:症状——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体征——体检的客观发现以及辅助检查的异常。同种疾病具有共同的临床特点,但在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变阶段,临床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这就构成了疾病诊断的复杂性。因此,细心全面地搜集临床资料并加以深入分析是临床医师的一项基本功,清晰的概念以及简明正确地分析思路常常能引导出正确的诊断,这正是临床医师需要锤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肾脏病既具有疾病的普遍特点,又有其独特性。因此,要求肾脏病专科医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大内科及相关的医学知识。正如王叔咸教授所说:“内科里面有肾脏病,肾脏病里面有内科。” 肾脏病诊断应当完整全面,包括的层次有:临床诊断(概括临床特点,如肾炎综合征)、病因诊断、病理诊断、肾功能诊断、合并症诊断,(发病机制、解剖部位分型)这样地分析不容易疏漏。获得的诊断还需要实践检验,在密切观察中确定或修正当初的诊断,并及时调整治疗。 肾脏病的分类虽复杂,但多种肾脏病有时会出现相同的表现,称之为综合征。它是由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归纳而成。我们掌握了这些综合征,并由此出发,再追查是由哪一种特殊疾病引起的,这样就能有效地缩小思考范围,迅速地获得正确的诊断。Brenner(1983)认为,临床上的肾脏病有10个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 诊断的重要线索是无尿和少尿,肾小球滤过率(GFR)在几日内至几周内迅速地下降,血肌酐急剧地升高,每日升高44.2~88.4μmol/L,常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 2005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 AKIN )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制定了新的急性肾损伤共识。AKIN制定的AKI定义为:不超过3个月的肾脏功能或结构方面的异常,包括血、尿、组织检测或影像学方面的肾损伤标志物的异常。AKI的诊断标准为:肾功能的突然减退(在48 h内)。表现为血肌酐升高绝对值≥0.3 mg/dL(≥26.4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或尿量减少(尿量<0.5 ml?kg?h-1,时间超过6h)。 3、肾炎综合征:蛋白尿、肾性血尿、浮肿、高血压、管型尿等。 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克;血浆白蛋白30克/L;高脂血症;高度浮肿。 5、无症状尿异常:(隐匿性肾炎) 6、肾小管间质疾病: 7、尿频—排尿不适综合症:包括尿路感染、肾结核、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 8、高血压综合征: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可有蛋白尿和管型。 9、肾结石:可有排出小结石或肾绞痛病史,X线或超声波检查可发现结石影、常有血尿、脓尿、尿频、尿急。 10、尿路梗阻综合征:少尿或无尿,或多尿与少尿相交替,氮质血症、尿潴留、腰痛、肾影增大。常有血尿、脓尿、排尿困难。 (肾毒性综合征:包括功能性异常、血管损伤(如血栓性微血管病)、肾小球损伤(如肾病综合征或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晶体性肾病及肾结石) 一般由病史和常规检查结果,已大致可以拟出这个病人属于什么综合征,但具体诊断由什么基础疾病引起则常需进一步检查。 除了这十个临床综合征外,另有一些肾脏病,如泌尿系统肿瘤,先天性异常和遗传性肾脏病以及导致肾脏损坏的某些血管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各异,故不能归纳入某一个综合征。 肾脏病的诊断 对于每一例疑似肾脏病人,我们要回答下述问题:1、病人真的有肾病吗?2、假如是,那么是属于那一个肾脏病综合征?3、这个综合征的根底疾病是什么?4、这种疾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如何? 常见的肾脏病可归纳为两大类,即肾小球疾患和肾小管—间质疾患,这是临床诊断思路的第一步。肾小球疾患的特征是:有较明显的蛋白尿(常>1.5克/日)和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如为大量蛋白尿(>3.5克/日)或肾小球性血尿及红细胞管型,便可以肯定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患的特征是:蛋白尿常仅轻度(<1.5克/日),尿沉渣常仅有白细胞,有些病例可有特殊的肾小管功能障碍。 临床上将慢性间质性肾炎误诊为慢性肾炎相当常见。这方面的鉴别诊断很重要,因许多慢性间质性肾炎是可治性的,其肾功能恶化亦较慢性肾炎慢。其鉴别要点如下:1、慢性肾小球肾炎常有水肿、高血压等病史和表现,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则常无,往往因其他疾病 来诊治或在常规体检中意外地发现;2、前者常有较大量的蛋白尿(常>1.5克/日),尿沉渣内常有较多的各种类型的管型或有畸形红细胞;而后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