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三)-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
有教材将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保付代理(称保理factoring)和包买票据(福费廷forfaiting)与前面介绍的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种传统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一起,称为国际贸易的7种结算方式。其实保付代理(保理factoring)、包买票据(福费廷forfaiting)应该被认为是出口商的贸易融资,在后面介绍。本章介绍银行保函、备用信用证这2种属于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且均有国际惯例管辖。
前面两章仅仅就货物贸易中双方之间有关支付、交单这一类单纯的结算问题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在第四章中,讨论了如何在结算中引入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方式。其实,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活动中,由于:
即便是常规的定单贸易(也称单边进出口、逐笔售定)中,也不是一次性的“交单议付”就可以完全了结交易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交易双方并不仅仅满足于银行对合同中的“交单”和“付款”做出信用保证,还可能要求银行对于涉及质量保证、售后服务、零配件供给、耗材供给、维修培训、尾款等做出信用保证,而这些都是无法通过所谓“单据”加以控制的,所以跟单信用证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
更何况国际的贸易方式多种多样而并非单纯的定单贸易,诸如租赁、拍卖、招标投标、三来一补(有教材称采用“对开信用证”的结算方式),特别是在服务贸易(如工程承包、借贷、技术交易、咨询、设计、财务、法律、教育、培训等)的结算中,跟单托收、跟单信用证是毫无用武之地的,而汇款、光票托收中,银行却又无法发挥其信用的作用。
因此,当交易方希望银行能更多地向其提供信用服务时,汇款、托收、信用证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只有本章介绍的也属于银行信用的“银行保函”和“备用信用证”这两种结算方式,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满足交易方的要求,同时为之提供结算、信用和融资的服务。
第一节 银行保函
一、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L/G)
保函是指担保人(保函的出具人,guarantor)以自身的信用,应合约、交易的一方当事人(即委托人或申请人)的要求,向合约、交易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受益人)开立的书面保证,承诺一旦委托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受益人已经履行了合同义务后,则由担保人向受益人在一定期限内、承担一定金额的赔偿或付款责任。
在国际经济交往的活动中,保函的概念是广义的,只有当担保人是银行时,这份保函才称为银行保函(Banker’s Letter of Guarantee),作为担保人的银行则被称为担保行。
由于国际经济交往中往往使用由银行作为担保人、具有银行信用的银行保函,所以下面主要围绕银行保函进行讨论。
银行从事担保业务时,出具银行保函的规模可以不受其资产负债的制约,担保也是银行的盈利业务之一。在担保业务中,银行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往往要求委托人对银行提供的担保进行反担保、或要求委托人向银行提供不动产形式的抵押物。
二、与银行保函相关的国际惯例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变化,银行保函在国际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便于实际业务中参考和使用,国际商会ICC先后制定了与之相关的国际惯例:
1、1978年,制订了《合约保函统一规则》,即ICC第325号出版物(Uniform Rules for Contract Guarantees),简称《URCG325》;
2、1982年,制订了《开立合约保函的标准格式》,即ICC第406号出版物(Model Form for Issuing Contract Guarantees);
3、1992年,ICC对《URCG325》(合约保函统一规则)进行了修订,公布了《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即ICC第458号出版物(Uniform Rules for Demand Guarantees),简称《URDG458》,其中的Contract改为 Demand意味着保函必须是即期的。关于URDG458的介绍在p.84的六有详细介绍(略)。
三、银行保函的作用
银行保函可用于那些复杂的、高风险的结算,为承担风险的一方提供保障,当委托人因违约或过失而未履行合约的全部或部分义务时,银行作为担保人应承担赔偿或付款的偿付责任。
依据银行保函依赖合约的不同关系,担保人将分别承担不同的偿付责任,即所谓第一性的偿付责任或第二性的偿付责任。
(一)第二性的偿付责任(Second Obligation)
第二性的偿付责任又称从属的偿付责任(Accessory Obligation),是指担保人的偿付责任从属于或依附于委托人在合同项下的责任和义务,需以合同条款来判断保函项下的偿付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合同条款,若委托人已履约或已被解除履约责任(合同无效),担保人被免除对受益人的偿付责任;若委托人违约,则首先应由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仅当委托人无法承担赔偿责任时,受益人才能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