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是最早的诊法专著,绘有脉图33种
元朝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金元之世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寒热的类型: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寒热往来: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为半表半里证
自汗:指醒时不因热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盗汗: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疼痛的病因:疼痛有虚实之分,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疼痛性质:
胀痛: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为患,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疼痛与经脉的关系:阳明经与任脉行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行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
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 病因:①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②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胃强则胃腐熟功能亢奋,故消谷善饥,脾弱则脾运化无力,故大便溏薄
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的未消化食物的症状
溏结不调:指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多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所致
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癃闭
崩漏:指非正常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症状,若来势迅猛,出血量多者谓之崩,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者谓之漏,合称崩漏
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未受孕、不在哺乳期,而又停经达三个月以上的症状
望神的原理: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精气充足则体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毛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气亏虚,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有病多重,预后较差
神的分类: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得神 少神 失神 假神 目光 两目灵活
明亮有神 两目晦滞
目光乏神 两目晦暗
目无光彩 虽目似有光
但浮光暴露 面色 面色荣润
含蓄不露 面色少华
暗淡不荣 面色无华
晦暗暴露 虽面似有华
但泛红如妆 神情 神志清晰
表情自然 精神不振
思维迟钝 精神萎靡
意识模糊 虽神识似清
但烦躁不安 体态 肌肉不削
反应灵敏 肌肉松软
动作迟缓 形体羸瘦
反应迟钝 虽思欲活动
但不能自转 常色和病色及特点:
常色:明润含蓄 病色:晦暗暴露
五色主病:青为肝,赤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
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
解颅:即囟门迟闭,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
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瘿瘤:指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因水土失调,痰气搏结所致
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多由肺肾阴虚,虚火内灼,炼液为痰,结与颈部,或因外感风火时毒,夹痰结于颈部所致
皮肤发黄: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瘀气滞等所致。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因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成。黄色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因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所致
斑疹:斑、疹均为全身性疾病表现于皮肤的症状,两者虽常常并称,但实质有别
⑴斑:指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可由外感温热邪毒,热毒窜络,内迫营血;或因脾虚,血失统摄,阳衰寒凝气血;或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
⑵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的症状。常见于麻疹、风疹,隐疹等病,亦可见于温热病中。多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