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约翰·穆勒小传 于是,穆勒从三岁就开始读希腊文,读《远征记》、《对话录》、苏格拉底的《回忆录》等书。八岁开始学拉丁文、代数、几何,并当妹妹的老师。九岁遍读希腊史家的重要著作。13岁时,开始学习政治经济学,并结识了李嘉图,他的读书笔记就是他父亲《政治经济学要义》的基础。到14岁时,他的教育基本结束。穆勒回忆说“由于父亲的教导,我开始(受教育)的时间比同代人早25年。” 历史上神童或天才相当多,但最后成功者并不多见,穆勒是一位成功的天才。他是李嘉图之后最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曾任东印度公司官员。他的主要著作有《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其中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当时广为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 一、相互需求理论的背景 二、相互需求理论的结论 三、相互需求理论的论证 四、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 马歇尔:互利贸易区与提供曲线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842—1924)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小传 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伦敦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虽然家境一般,父母却努力让他受到很好的教育。青年的马歇尔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尽管他对哲学饶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定经济学为专业。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是马歇尔曾走访英国的贫民区,无法忘却他所见到的贫穷和饥饿。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教9年,然后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05年退休。 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从小接受他那极为严厉的、期望他儿子能成为一个牧师的父亲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亲的意愿,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并被选为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随后,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讲师和教授。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席,正式领导了创建英国(后改为皇家)经济学会的运动。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做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着作,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着,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M.凯恩斯,J.S.尼科尔森,A.C.庇古,D.H.麦格雷戈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 一、提出背景 二、互利贸易区 三、提供曲线 四、贸易的均衡 四、简评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60单位大豆+90单位布匹 消费量: 中国: 20单位大豆+60单位布 美国: 40单位大豆+30单位布 分工和贸易后 总产出: 100单位大豆+100单位布匹 消费量: 中国: 35单位大豆+65单位布 美国: 65单位大豆+35单位布 按照1:1交换 T S S 100 50 50 100 0 0 China 假设每个国家都有5个单位的劳动力 T U.S.A T T S S 100 50 50 100 0 0 60 20 30 40 A A China U.S.A 封闭条件下的生产情况 各自生产:总产量 90T 、 60S 专业化生产:100T、 100S T T S S 100 50 50 100 0 0 60 20 30 40 A A China U.S.A 通过贸易实现的利益 中国专业生产布匹,美国生产大豆 彼此采用1:1的比例交换,例如 35 T: 35 S 35 B 35 B 65 65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五、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首次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缺乏普遍性的解释力 只能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却无法为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定义。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生产衡量(金银) 鼓励经济自由主义(政府干预下的对外贸易,财富只产生于流通流域) 第三节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