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 丧 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 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 无论是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墓葬的起源 ? 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对死者已经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埋葬了。 ? 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自己集团的成员的关怀,眷恋死去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同灵魂观念和 原始宗教的产生有关。 我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形成 丧葬制度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产物,以祖先崇拜为中心传统信仰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育出了内涵丰富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同时独具特色中国传统制度又是宗法制度以及相关文化精神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 遥远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应对自然环境压力的生存手段非常有限,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艰苦。与此相应,当人类的认识能力十分低下,情感活动简单。在这种背景下,死人的埋葬方法总括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把尸体销毁,一种是保存起来。在早期,人们把尸体吃掉,或者随便抛弃。 [1]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类已经对死者进行有意的埋葬了,这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自己集团的成员的关怀和眷恋死,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产生了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的宗教情感,他们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具有祸福本集团的神秘力量。因此,人们为了祈福避祸,便聚集起来为死者殡葬。丧葬意识与丧葬制度开始萌芽。 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生产力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都有了新的升腾,灵魂不灭观念日益强化,祖先崇拜明确确立,丧葬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先民们按自己的信仰风俗,对死者遗体进行装扮;根据坐皆蹲踞的生活习惯,折弯他的手足、使膝盖碰着下颚、双手托着面颊,弄成坐的姿态。然后用土把死者埋葬在居住区附近的氏族公共葬地。为了便于灵魂的进出,甚至在葬小孩子尸体的陶灌上面要开个小孔,作为灵魂的通道。 进入文明社会后,丧葬制度受到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完善化。《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孔子在集结夏商周丧葬制度基础上,提出治理国家应该特别看重民、食、丧、祭[2]四个件大事。其弟子曾子发挥孔子的丧葬思想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3](《论语学而》)慎终就是要正确慎重地对待的死亡人,突出的是丧葬之礼;追远就是在内心怀念已经逝去的人,继承他的事业、思想和道德,强调的是祭祀。民德归厚是要使人们的道德归于淳厚,这是慎终追远的目的。传统丧葬制度长期运行,以及它与人们的信仰和心理上的深层次契合,再加之儒家和历代统治集团大力推崇,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中国古代丧葬制度蕴涵丰盈,形式复杂繁琐。《仪礼》记载,周代士人的丧礼有始死复、楔齿、缀足、奠帏堂、使人赴君、尸在室,主人以下哭位、君遣人吊禭、为铭等20多道程序,并且每一道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丧服制度和墓地制度。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5个等级,服制等级的不同,服丧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 公墓和邦墓是中国古代墓地制度的典型形式,邦墓是国人的墓地,由墓大夫掌管;公墓是贵族的墓地由冢人掌管。由于公墓是贵族的墓其墓葬的排列顺序也有严格的规定的。《周礼春官》记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由于时代久远,有关记载比较笼统,公墓昭穆之序的具体情况也模糊不清。有幸的是三门峡国虢国墓地为认识公墓昭穆之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墓葬多种相关制度1.神道碑制度 在神道上立碑,就叫神道碑。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 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2.石雕群制度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称为石象生。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 这种墓前石雕群最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 3.石望柱制度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伍亮(乘法口诀).ppt
- 中国地理测试(二).doc
- 伍莎莎-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创新理念.ppt
- 习惯互相扶门.pptx
- 习惯养成的活动设计.doc
- 中国地理第七节中国农业.ppt
- 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网上报账流程指南.doc
-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学4.ppt
- 中国电建集团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探讨(2015.8.11).ppt
- 碳捕获与封存(CCS)在塑料工业2025年应用案例研究.docx
- 2025年零售与电商行业报告:电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分析.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建设与电力负荷管理策略分析.docx
- 电子束设备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模板范文).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升级,共享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电竞赛事赞助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品牌合作策略创新模式.docx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政策扶持与产业发展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的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运维数据挖掘与风险控制报告.docx
- 环保型汽车内饰材料行业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报告.docx
- 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模式创新实践:2025年品牌塑造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西门子840DSL报警导入模板.xls VIP
- 现代密码学(电子科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pdf VIP
- TOTO东陶诺锐斯特TCF9898&9788WCS使用说明书.pdf
- 红警2共和国之辉rules.ini修改菜鸟教程.docx VIP
-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x
- 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15篇.docx VIP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pptx VIP
-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课件.pptx VIP
- 蛇足石杉的孢子分析-特种植物育种与栽培专业论文.docx VIP
-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C(电子商务专业)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