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大报告看改革创新必要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十八大报告看改革创新必要性

从十八大报告看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行了创造性概括,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从中看到,改革创新的历史和现实必要性。 解放思想需要改革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一直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解放思想不仅让我们告别了僵化体制和僵化的观念,而且教会了我们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加快发展的手段。34年后的今天,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起点、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对解放思想也提出新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该把解放思想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牢牢抓在手中,像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解放思想中不断前行。 科学发展、改善民生需要改革创新。 虽然数据枯燥,但数据确实也能说明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用数据说明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敦促着我们不断加强教育投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统筹城乡社保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民生的道路,永无止境。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中国推行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路线。渐进式改革使中国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10%左右的快速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渐进式改革也因此被经济学家称着“中国模式”。 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是,在选择改革的突破口时,遵循了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外到内、从下到上的原则,采取了稳打稳扎、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的改革方略。改革之初,往往是在旧体制中增加新的改革元素,或者在旧体制的边缘建立新体制。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政治的改革过程。就农村改革来说,20多年前农村改革的重点是联产承包,而现在农村改革的重点是村民民主选举;就经济改革来讲,20多年前我们推进的是价格双轨制,而今天我们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政治体制改革来看,20多年前我们强调的是行政统治,而如今推行的是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 我们的每一次改革都在社会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完成,每一次改革也都不能解释中国的巨大变化,每一次改革都只能是渐进式改革的一个步骤。但是,正是这一次次成功的改革,才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当我们回头遥望一步步改革足迹时,我们发现中国渐进式改革之路已经走得很远,而且获得巨大成功,改革的方向已经不可逆转,改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的选择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现实情况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也是世界所有决策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决策因素。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政治家们面临一个相互矛盾的选择:既要稳定又要改革。稳定和改革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因为改革造成社会动荡或者因为稳定束缚发展进步,都是一种不理想的发展状态。那么,国家是用什么来控制改革步伐,确保相对稳定,促进快速发展的呢?那就是国家控制能力。改革的步法与国家控制能力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国家控制能力越强,改革发展的步伐就可能越大。任何统治者主观上都不会选择一条自身没有能力控制的改革之路。国家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政控制能力、国家的法制化能力和政治文化整合能力三个方面。中国的国家控制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激进式改革的程度。 从中央财政控制能力看。从1983年至1997年的15年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从8.3至5.7,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且不如许多低收入国家。1989年中国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为16.7%,而同年法国的财政收入比重为46.1%,德国为45.9%,美国为41.4%,英国为34.6%,澳大利亚为37.1%。中国政府的财政控制能力尚不及这些发达国家的一半,实际上已成为一个“财政弱政府”。在这种财政状态下推进改革,如果太激进,势必失败。当然,从1995年以来,中国实行了财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实行国税、地税分别征收制度,取消了预算外资金,并计划开征包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