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滋病人小路》 《艾滋病人小路》 纪录片叙述人称示意图 一、什么是纪录片的旁白 《1911——再读辛亥》 三、旁白的功能 “三增三减” 一 旁白不承担对事物的描述,而是对事物的解说和评价。 二 旁白对观众来说,往往表现了叙事者的存在,而不是隐藏。 三 旁白是元叙事的一个成分,而不是所叙之事物的本身。 旁白的一些特性: 在一般纪实类的纪录片中,如果第三人称的旁白表现出了某种情绪,马上会被认为是煽情、是诱导、是议程设置、是宣传等等,因此大部分纪实类的纪录片都尽量规避第三人称旁白的使用,代之以剧中人物的叙述。 二、旁白与画面的关系 旁白与画面的关系不外乎“同步”和“对位”两种,旁白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互利”,互为依靠。 所谓“同步”是指旁白与画面互相配合。 画面和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系统,两者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使用语言去解释画面的时候,观众可能因为语言而忽略甚至曲解画面,也有可能因为画面而觉得语言纯属多余。因此不能将旁白用作对画面提供的信息进行重复解释,旁白叙述的应该是画面中没有的、或者是深层的信息。画面与旁白的关系是一种“匹配”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叠加、重复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旁白既不是画面的附庸,也不是完全脱离画面的独立存在。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 * * Company LOGO * * Company LOGO * * Company LOGO 第十八章 纪录片的叙事(三)人称和旁白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叙述主体 所谓叙述主体也就是叙事学的“元叙事”。 元叙事是指一种“讲述的机制”,也就是一般 所谓的叙事的叙事(叙述)。 用形象一些的话来说也就是故事讲述者、也被称作“大影像师”的叙事,这样的叙事在一般情况下不呈现在故事的层面中,所以被称作元叙事。 构叙事中的第一人称是假定的第一人称,它其实是元叙事的第三人称;这样一种称谓上的假定性,在纪录片中不复存在,纪录片中的第一人称必须(从理论上说)是元叙事真实的第一人称,这是纪录片非虚构的属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观众对纪录片的这一属性的认同所决定的。 一、旁观叙述者(第三人称叙事) 早期的旁观和直接电影所要求的旁观有根本的不同。早期的旁观叙述者往往会从后台跑到前台指手划脚发表意见,对观众有较强的控制和引导的欲望,直接电影则要求叙述者彻底闭嘴,“观棋不语”,成为一个真正的隐蔽的旁观者,而不是那些忍不住要说三道四的旁观者。因此,旁观者有了两个不同的名称: 明现叙述者 隐蔽叙述者 对于纪录片来说,明现叙述者一般都是有“预谋”的,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诱导叙述者,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有“议程设置”的倾向。 在陈述性纪录片的范围内,人们更经常使用隐蔽叙述者的身份,也就是不在影片中明确表示出叙述主体自身的态度;而在其它类型的纪录片中,叙述者旁观的态度往往不坚决,经常都可以看到叙述者的存在。 第三人称叙述的叙事方式是最为常见的叙述方式。与过去不同的是,这种叙事方式在今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极是极端隐蔽的第三人称叙述主体,一极是极端暴露的、毫不掩饰的第三人称叙述主体。 二、孤独叙述者(第一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在影片中以“我”这样的身份出现,并直接同观众对话。之所以被称为孤独叙述者是因为作者的叙事角度完全是从个人出发的。由于在制作影片的时候并没有观众的在场,第一人称倾诉的对象是假设的、不可能有回应的,因此往往带有一种自言自语的风格。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第一人称都表现得像自言自语。 迈克·摩尔的影片《罗杰和我》 第一人称叙述是元叙事自己的第一人称的叙事,对于虚构来说,元叙事在叙事之外;对于非虚构来说,元叙事在叙事之内。 剧情片使用第一人称是为了求得一种貌似真实的效果,而这个第一人称并不就是元叙事本人,而是元叙事的虚构。换句话说,元叙事在开始讲故事的时候虚构了一个“我”,这个“我”后来便出现在影片中,成了第一人称“回忆”中的形象。 在实验短片中使用纯粹第一人称的影片并不少见。纪录片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在大部分情况下第一人称都不会是虚构的事实,如迈克·摩尔的影片,不但出现在影片中的迈克·摩尔确有其人,而且他个人的观点、态度都是非虚构的,也就是说,影片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 许多研究叙事的专家都倾向于认为叙事从本质上来说虚构的。 马克·柯里 戈德罗和若斯特 沃尔特·翁 纪录片中元叙事的非虚构属性因此受到了挑战,至少是在第一人称的情况下。 《后海浮生》 我国的典型的使用第一人称的影片 《后海浮生》开始片段中的两个镜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