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月考评讲
阳安中学高2013级 10月考评讲 1.为什么“坐茶馆”会成为成都人的一种嗜好?下面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风情独具,饮誉海外;而且茶馆还具有多种功能,不论老友新知,在茶馆里一坐就可以侃上半天,交流新闻和信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B.在茶馆里度过光阴,陶冶身心,交朋会友,纵论天下大事,已经成了成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C.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家给人足,自然身安逸乐,在茶馆品茶就成了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D.成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都江堰的自流灌溉,自古以来农活就少,从而养育出了成都人悠闲的品性。 2.成都茶馆“风情独具”,下面的叙述不属于“风情独具”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不讲究茶艺,但却潇洒舒适。一般茶馆当街设桌,多为竹椅矮桌,明亮宽敞,干净简朴。 B.茶馆供应、热水、茶食。稍大的茶馆还设书场,可观赏川剧、清音、扬琴、竹琴及木偶戏等曲艺演出。 C.有名的大茶馆则用紫铜茶壶、锡杯托、景瓷盖碗,好么师(茶博士)样样皆精,行茶师傅都有一手绝活。 D.成都茶馆不在于它的茶艺而在于它的数量多,服务技巧娴熟、态度和气周到以及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 3.“古代中国还有这种说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其中,茶馆的作用恐怕不能忽略。”下面所述成都茶馆的各种社会功能中,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是文人吟诗、作画、谈心、聚会甚至演出的场所。在成都,许多民间生意买卖也在茶馆里进行。 B.成都茶馆是旧社会“袍哥们”谈公事的地方,也是各行各业聚会的场所,具有“民间会社联谊站”的功能。成都茶馆还是民间肆里纠纷的“断案”场所,具有民间法庭的作用。 C.成都茶馆成了新闻的传播地,许多社会交往、社会信息都在茶馆里交流,只要到茶馆一坐,天下大事就了然于胸,坐茶馆也算是弥补信息闭塞的一种方式罢。 D.成都茶馆第一功能便是“摆龙门阵” 、“吹壳子”,无论老友新知,在茶馆里互相交流各种新闻和信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敖弗敢内宫 内:通“纳” B.厉王母亦系 系:囚禁 C.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 扛:把东西放在肩膀上 D.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 蚤:通“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为筑外宫而舍之 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 B. 厉王母之家在焉 令从者魏敬刭之 C. 上以亲故,常宽赦之 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 D. 立子长为淮南王 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即后来的厉王之母)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 B.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杀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 C.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 D.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4分) 译文: (2)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4分) 译文: 8.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4分) 曾子衣敝衣以耕 /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 曰 / 请以此修衣 / 曾子不受 / 反/复往 / 又不受 /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 人则献之 / 奚为不受 / 曾子曰 / 臣闻之 / 受人者畏人 / 予人者骄人。 9.阅读下列两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1)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答: (2)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一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