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路工程地质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工程地质总结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岩浆岩:是在地壳深处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在侵入到地壳上部或者喷出到地表冷却固结并经过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5%的土 冻土:含有冰的土。 填土:一定的地质、地貌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堆填的土。 崩塌:陡峭的斜坡上大块的岩体突然地崩塌与滑落,最后堆积在坡角的过程。 泥石流: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岩溶: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的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滑坡:斜坡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 风化:地壳岩石在风、电、大气降水、温度和生物作用等内外力地质作用作用发生破碎或成分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为风化 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饱和水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连续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连续隔水层之间承受压力的重力水 地貌水准面(侵蚀基准面):外动力地质作用最终达到的剥蚀界面----多种地质作用就有多个水准面(局部地貌水准面和基本地貌水准面---海平面) 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根据场地条件而调整的烈度 设计烈度: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经济条件而调整的烈度 岩浆岩—特征结构: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特征构造:块状、流纹状、气孔状、杏仁状 沉积岩—特征结构:碎屑、泥质、结晶、生物;特征构造:层理、层面、化石 变质岩—特征结构:出现变质矿物和特殊的变质构造,不同的变质构造表明不同的变质环境;特征结构:变晶、变余、碎裂、交代结构。 地震区划抗震设计原则:1) 选择场地和地基;2)选探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方案;3) 建筑物合理布置和结构选型 平原区防震原则: 避免低洼地带(沿河岸、水渠线要有安全距离);避免液化地带和特殊土地段;路基排水和压实;多采用粘土作为路堤材料、避免粉土和细砂土;注意新老地基的结合(新地基压实);桥涵、码头等的保护 桥梁防震原则:选址原则;避免液化地带和特殊土地段;基础设计---软弱地基采用大底面积或采用深基础、减轻桥重;加强基础—桥面的纵横连结;采用钢材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引桥设计 隧道防震原则: 选址:避免边坡失稳地段、断层活动频繁地段;围岩稳定性和偏压处理;采取带仰拱的曲墙式衬砌;附属结构抗震;洞口抗震;排水; 风化的治理:1、挖除方法2、防治方法(?岩石表面的覆盖?灌浆与加固?排水) 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地构造地貌(山与海洋)--内力作用产物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山间盆地---内力地质作用产物 中型地貌---河谷、分水岭---外力地质作用产物 小型地貌---残丘、阶地、沙丘等---外力地质作用产物 地貌形态: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原、高平原、地平原、洼地 地貌分类(成因类型) ? 构造地貌---坳陷、断块山、褶皱山等 ? 火山地貌---火山锥、熔岩盖等 ? 水成地貌 ? 冰川地貌---冰斗、冰槽(堆积和剥蚀地貌)/* ? 风成地貌---风蚀洼地、沙丘等(风积和风蚀地貌) ? 岩溶地貌---石林、溶够洞(沟) ? 重力地貌---崩塌、滑坡、洪积扇等 ? 黄土地貌---塬、洼地等 垭口:山脊线上标高较低的位置 山岭地貌类型 ? 构造地貌----平顶山(水平岩层)、单面山(单斜岩层)、主背岭、褶皱山、断块山、火山锥等 ? 剥蚀与堆积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 平原地貌: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 软土特征:灰绿、灰黑色,有滑腻感,粒度成分主要为粘粒及粉粒,具有层理构造,富含有机物、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大于等于1.5时为淤泥 黄土特征:淡黄色、褐色,粉土颗粒,含有多种可溶性盐,结构疏松空隙多,质地均匀无层理,湿陷性。 红土特征:含水量高(40~60%, 最高90%),孔隙比大(1.4~1.7),但强度高,压缩性低.高塑性(液限一般为80~60%, 塑限一般为40~60%),失水后体积收缩率可达25%, 颗粒分散分布,粒间连接强.强度在竖向方向上自上向下递减. 膨胀土特征:灰白、棕黄、棕红、褐色,粒度为粘粒,强度高、低压缩性,但具有强膨胀和收缩性。粘粒含量高,多成坚硬或硬塑状态.天然孔隙比小. 盐渍土特征:膨胀性--矿物结晶,脱水时体积减小。强度与水的含量有关;湿陷性和水稳性(遇水变软);压实性(含盐量大不易得到最佳压实密度);毛细水作用。 填土特征:不均匀性明显;工程性质随堆积时间而变化;有湿陷性; 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下降引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