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种类在100种以上,涉及到人体的多个脏器和组织 肿瘤: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赘生物(neoplasm) 85%为癌(carcinoma) 2%为肉瘤(sarcoma) 5%为淋巴瘤(lymphoma) 3%为白血病(leukemia) 尽管人们都接触各种致癌因子,但并非人人都发生肿瘤,这表明还存在个体的易感性。 个体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Lynch癌家族部分系谱 (二)肿瘤细胞的染色体异常 2.肿瘤染色体的结构异常 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1960年, 在美国费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发现一个很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小于G组染色体, 被称为Ph染色体。 95% 原因: der(22) t(9;22)(q34;q11.2) 易位 结果导致9q+ 和22q-( Ph) 14q+染色体 在90%的Burkitt淋巴瘤(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病例中可以见到一个长臂增长的14号染色体(14q+)。这是一条8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的一段(8q24)易位到1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14q32),形成了8q-和14q+两个异常染色体。 c-myc基因易位到14号染色体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附近,置于免疫球蛋白H链基因的启动子控制之下,从而基因转录活性明显增高。增多的myc蛋白使一些控制生长的基因活化,最终导致细胞恶变 癌基因(oncogene):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癌基因的激活机制可分为三种: ? 各种类型基因突变如碱基替换、缺失或插入,都能导致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细胞癌变。 突变:导致GTP无法转化为GDP,从而引起细胞持续分裂。 ? 基因组内原癌基因自身扩增导致过度表达;由于相应基因产物增加,使细胞恶性转化。 ? 双微体(double minute, DM) 扩增的重复DNA片段从染色体断裂下来,因无着丝粒随机释放至胞浆,呈环状,经染色后成一对连在一起的双点状结构。 ? 染色体重排主要是染色体易位和插入,常导致原癌基因易位至一个强大的启动子、增强子或转录调节元件附近,或形成融合基因,使原来无活性或低表达的基因激活变为高表达,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原癌基因激活的可能途径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又称为抑癌基因或抗癌基因,它们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的分化。当两个等位基因都因突变或缺失而丧失功能,即处于纯合失活状态时,细胞就会因正常抑制的解除而恶性转化。 目前已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十几种。 许多人类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常常有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或失活。 肿瘤抑制基因-P53 P53在人类50%的肿瘤都存在突变,如结肠癌、乳腺癌、肝癌、肺癌等。 P53基因定位于17p13.1,长20kb,含有11个外显子,编码393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53KD。 野生型的P53蛋白是核内一种磷酸化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可与特异的DNA序列结合。 P53是基因组保卫者: 一定的外界刺激如DNA损伤、应急等可引起细胞内p53蛋白水平升高,激活一系列下游靶基因的转录,诱导细胞周期G1期阻断、诱导细胞调亡、诱导细胞分化、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 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1971年, Knudson提出二次突变学说(two hits theory),用来解释肿瘤发生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方式。 肿瘤发生的多步骤损伤学说 ? Bloom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染色体或基 因组不稳定性的遗传学特征。主要表现在: ? 微核是位于细胞质中的边缘清晰的浓染小体,内含DNA,是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丢失在胞质中形成的结构。 ?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指姐妹染色单体同源部位发生的片段互换。 ? 体外培养的Bloom综合征细胞株染色体易发生断裂并形成结构畸变,4%-27%的培养细胞中可以看到染色体断裂和重排,如四射体。 ⒈ Bloom综合征基因定位 Bloom综合征是一种AR遗传病,致病基因BLM定位在15q26.1。 ⒉ BLM基因产物及其生物学功能 ? BLM基因产物是RecQ DNA解链酶家族中的一员。 ⒊ BLM基因突变 ? BLM基因突变→RecQ DNA解链酶活性降低或缺乏,细胞表现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重排增加,染色体错误分离率升高,对DNA诱变剂敏感,减数分裂异常等。 ? 目前已在10个Bloom综合征患者中发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少版2025年三年级春季学期英语阅读理解真题.pdf VIP
- 乘着歌声的翅膀降A调正谱伴奏.pdf VIP
- 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的策划技巧.docx VIP
- (正式版)H-Y-T 147.1-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正式版).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解读.ppt VIP
- 通用学术英语1(张敬源)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统编2024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读课件(新教材).pptx
- 河南安阳红色文化传承模式研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PT课件 .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