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遗传学说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染色体异常与肿瘤 一、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 * 第十二章 肿瘤遗传学 (cancer genetics) 肿瘤泛指由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生物(neoplasm),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cancer)。 肿瘤细胞是一个累积了不同基因突变的体细胞,这些突变共同导致了细胞增殖的失控,结果形成大量细胞的集合——肿瘤。 3% 骨髓造血细胞 白血病 5% 免疫系统特别是脾及淋巴结的白细胞 淋巴瘤 2% 结缔组织、骨或肌肉组织的细胞 肉瘤 85% 上皮细胞 癌 比例 来源 类型 目前已发现的恶性肿瘤几乎涉及了所有类型的细胞、组织及器官系统。 家族性癌 (familial carcinoma) 一个家族的多个成员患有恶性肿瘤,而不一定是遗传性的,所患肿瘤种类各异。 癌家族 (cancer family) 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遗传性恶性肿瘤。 Ph染色体 1960,Nowell Hunggerford —— CML 1973,Rowley —— t(9;22) t(9;22)(22pter→22q11::9q34→9qter) 二、Ph染色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首次证明了一种染色体畸变与一种特异性肿瘤之间的恒定关系,被认为是肿瘤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 Ph染色体 三、肿瘤中其他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改变 1910, Rous, Rous sarcoma virus (RSV) 1969, Huebner Hodaro, oncogene hypothesis 1970, Temin, provirus hypothesis 1970, Martin, v-src (viral oncogene, v-onc) 1971, Dresberg, v-src in RSV 1976, Bishop, C-SRC (cellular oncogene, C-ONC) 一、癌基因的发现及识别 第二节 癌基因 LTR ψ GAG POL ENV v-src LTR v-src C-SRC 癌基因(oncogene): 是指能引起宿主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 POG) 原癌基因多编码调控细胞生长的蛋白质,其功能或表达的改变可以自激活转变为癌基因,并诱导易感细胞出现肿瘤表型。 二、癌基因、原癌基因及其功能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转导因子 转录因子 程序性细胞死亡调节因子 癌基因的分类 1.突变 碱基替换 缺失 插入 2.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 均质染色区(HSR) 双微体(DMs) 三、癌基因的激活机制 均质染色区 双微体 3.染色体重排 转录激活 Burkitt淋巴瘤(BL) 75%: t(8;14)(q24;q32) 14q32: IGH 16%: t(8;22)(q24;q11) 22q11: IGL 9%: t(2;8)(q12;q24) 2q12: IGK 8q24.1: C-MYC ②融合基因(fusion gene) Ph chromosome (CML) t(9;22)(q34;q11) 9q34.1: C-ABL 22q11: 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 BCR1 BCR1-ABL C-ABL:6 kb mRNA, 145 kDa pr. BCR1-ABL: 8.5 kb mRNA, 210 kDa pr.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的、与原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也称抗癌基因(anti-oncogene)或隐性癌基因(recessive oncogene)。 第三节 肿瘤抑制基因 一、肿瘤抑制基因的发现 1969, Ephrussi Harris, 小鼠体细胞杂交实验 1971, Knudson, two-hit theory 1976, Francke, del(13q14) 1983, Cavenee, LOH of 13q14 1987, 李文华, rb 二、部分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 1.rb基因 定位于13q14.1 27个外显子 mRNA全长4.7 kb Rb蛋白由92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0 kD, 为一种核磷酸蛋白质 低磷酸化 → 抑制细胞增殖 2.p53基因 定位于17p13.1,11个外显子。 P53蛋白由39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3 kD, 为一种磷酸化蛋白质。 p53基因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