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毒性肝炎.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教研室 刘同刚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甲型肝炎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肝炎,经粪-口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 潜伏期 (一)急性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多见,总病程1~4个月 黄疸前期(平均5~7d):发热、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厌油、尿色加深,转氨酶水平升高 黄疸期(2~6周):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伴有压痛,尿三胆阳性,转氨酶升高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恢复期(1~2月):黄疸渐退,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起病较缓,无黄疸,其余症状与急性黄疸型的黄疸前期相似。 可发生于5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任何一种。 由于无黄疸而不易被发现,而发生率则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 各型特点 甲、戊型——常有发热,戊型易淤胆,孕妇病死率高 乙型——部分有血清病样症状,大部分完全恢复 丙型——病情轻,但易转慢性 丁型——表现为Co-infection 、Superinfection (二)慢性肝炎 常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病情轻,可有疲乏、纳差、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轻度脾肿大。 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慢性肝炎: 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慢性肝炎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 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三)重型肝炎(肝衰竭) 占0.2%~0.5%,病死率高。 所有5型肝炎病毒感染均可导致重型肝炎,但HAV和HEV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较少见。 急性肝衰竭:亦称暴发型肝炎 常有诱因 起病2周内黄疸迅速加深,肝脏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腹水增多,有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 后者早期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和谵妄,后期表现为昏迷、抽搐、锥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和脑疝等,体检扑翼样震颤阳性。 亚急性肝衰竭:亦称亚急性肝坏死 起病15d至26周出现极度乏力、纳差、频繁呕吐、腹胀等症状,胆红素上升≥17.1?mol/(L·d)或大于正常值10倍,肝性脑病Ⅱ度以上,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活动度<40%。 脑病型: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者 腹水型: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候者 慢加急性肝衰竭: 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 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有如下发病基础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 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影像学改变及生化检测改变者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支持慢性肝炎 (四)淤胆型肝炎 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症状轻。 表现肝内淤胆,巩膜、皮肤黄染,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肿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与肝外梗阻性黄疸不易鉴别。 少数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五)肝炎肝硬化 根据肝脏炎症情况分为两型 活动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常有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 静止性肝硬化 无肝脏炎症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 根据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六)特殊人群的肝炎 小儿肝炎 多为隐性感染 感染HBV后易成为HBsAg携带者 有症状者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 (一)肝功能检查 血清酶测定 ALT: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 AST:存在于线粒体中,意义与ALT相同。 ALP:肝外梗阻性黄疸、淤胆型肝炎患者及儿童可明显升高。 ?-GT:肝炎活动期时可升高,肝癌患者或胆管阻塞、药物性肝炎等患者中可显著升高。 CHE:提示肝脏储备能力,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时可下降。 胆红素测定 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mol/L 血清胆红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 血清蛋白测定 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时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 血清球蛋白浓度上升 白蛋白/球蛋白(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 PT测定:PTA<40%或PT延长一倍以上时提示肝损害严重。 血氨浓度测定: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可升高。 肝纤维化指标 HA:敏感性较高。 PC-Ⅲ:持续升高提示病情恶化并向肝硬化发展。 Ⅳ-C: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 LN: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 (二)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甲型肝炎 抗-HAV IgM:早期诊断HA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阳性提示存在HAV现症感染。3-6M。 抗-HAV IgG: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 HB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