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化系统概述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 廖若莎 消化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5)肝脏 年龄越小,肝脏相对愈大.肋缘下触及 肝细胞和肝功能亦不成熟,屏障功能差 . 再生能力强 婴幼儿胆汁分泌较少,肝糖原储存少 七、肠道细菌 1.母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 2.人工、混合: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 3.断乳后:厌氧菌 病案 葛某,男,5个月。2006年12月6日就诊 口腔出现白屑一天,患儿因咳嗽2周,家人予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咳嗽减轻,但昨天发现口舌上有白屑,不欲饮食伴手足心热,夜啼不眠,二便正常,舌红苔少。 查体;T37.4,咽稍红,峡黏膜及舌面可见较多白屑,不易擦去,心(-),双肺呼吸音稍粗,腹(-) 问题 1.中医诊断是什么? 2.此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授课内容 一、概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诊断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施治 六、临证心得 《幼科类粹·耳目口鼻门》:“小儿初生口内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曰鹅口疮。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重,发于口也。用发缠指头蘸薄荷自然汁拭口内,如不脱,浓煮粟米汁拭之,即用黄丹煅过出火毒,掺于患处。”指出了本病之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法。 [病机] 病位:主要在心脾,病久及肾。 现代医学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奶头,乳具污染或产道感染 鉴别诊断 鉴别点 鹅口疮 白喉 发病年龄 新生儿,婴儿 年长儿 发热 较少 多见 性状 白色雪片, 灰白色假膜难试去 可试去 试去后出血 部位 舌 口腔黏膜 扁桃体咽部腭及鼻腔 咳嗽 无 呛咳或犬吠样咳嗽 传染性 无 有 5.制霉菌素 局部涂抹 10 ~ 20 万 U/ml ,每日 2 ~ 3 次。 .鹅口疮多见于: A .新生儿 B .久病体弱婴幼儿 C .学龄儿 D .口腔黏膜破损儿 E .长期使用激素儿 A .疏风清热 B .泻火解毒 C .清心泻脾 D .滋阴降火 E .通腑泻热 ? 1 .鹅口疮实证的治法是: A B C D E 2 .鹅口疮虚证的治法是: A B C D E .患儿,20天。啼哭不安,不欲吮乳,口舌满布白屑,唇舌俱红,小便短赤。治疗应首选: A .导赤散 B .泻黄散 C .竹叶石膏汤 D .知柏地黄丸 E .清热泻脾散 .患儿,6个月。泄泻10多天,经用抗生素治疗,泄泻已止,但口舌出现散在白屑,红晕不著,口干不渴,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 .导赤散 B .泻黄散 C .竹叶石膏汤 D .知柏地黄丸 E .清热泻脾散 患儿,6个月。近2天不欲吮乳,时有啼哭,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口腔两侧颊黏膜及舌面满布白屑,舌质红,苔黄厚。治疗首选下方加减: A .导赤散 B .清热泻脾散 C .五味消毒饮 D .清胃散 E .龙胆泻肝汤 .鹅口疮虚火上浮证的首选方剂是: A .益黄散 B .知柏地黄丸 C .六味地黄丸 D .沙参麦冬汤 E .养胃增液汤 鹅口疮心脾积热证的首选方剂是: A .导赤散 B .泻黄散 C .泻心汤 D .清胃散 E .清热泻脾散 鹅口疮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红赤,面赤心烦,溲赤便结。其治法是: A .清热解毒 B .养阴清热 C .清心泻脾 D .滋阴潜阳 E .清热利湿 鹅口疮的病位在: A .肺胃肺 B .心肝肾 C .肝脾肾 D .心脾肾 E .肺脾肾 2.辅助检查: 取白屑涂片检测,可见霉菌丝及念珠菌孢子。 四、鉴别诊断 1.口疮:两颊、齿龈、舌上等处散在或满布黄白色溃疡点,周围充血红肿,疼痛,一般伴发热,多流涎。 2.残留奶块 3.白喉: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体,渐次蔓延至咽、软腭或鼻腔等处。 五、辨证施治 (一)辨证要点 细辨虚实,是治疗关键。凡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成片,周围红晕者多属实证;病程长,口腔白屑散在,周围不红者多属虚证。 (二)治疗法则 根据临床证候的表现,本病可分为心脾积热与虚火上炎两类。前者治当清热泻火,以解心脾积热;后者治宜滋阴潜阳、引火归元。 (三)分型用药 1.心脾积热 主证:口腔满布白屑,周围见红晕,面赤唇红,烦躁多啼,吃吮时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白浊,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