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6《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练习 新人教版
26、武陵春
【文学常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人。她生于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享年七十三岁。李清照是宋词大家,更是古今第一才女,在中国的词作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心思想】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原诗】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原诗 注释 译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
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
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拟】打算。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我
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
吧。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舴艋(zéměng)舟】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
唉,我真担心啊,双溪那叶单
薄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
沉重的忧愁啊! 【赏析】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练习与检测】(共30分)
1.《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者 ,号 ,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人。是宋词大家,更是古今第一才女,有《 》,是 的代表人物。(4分)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3.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区化学.doc
- 三区数学(文科).doc
- 三区历史(无答案).doc
- 三区物理.doc
- 三区数学(理科).doc
- 三区英语.doc
- 三区生物.doc
- 三区语文.doc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测试卷1 新人教版.doc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测试卷2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8《关雎》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3《钱塘湖春行》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4《天净沙 秋思》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5《木兰诗》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9《蒹葭》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6《望岳》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7《春望》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8《石壕吏》练习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