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 §3.2 涡度和涡度方程 §3.3 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 §3.4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发展的初生期高空温压场 原先地面上有一条静止锋,锋北面是冷空气,锋南面是暖空气,冷空气自东向西运动,暖空气自西向东运动,当冷空气向南插入锋下,暖空气向北抬升,并出现1~2条闭合等压线 气旋发展的青年期高空温压场 随着波动的发展,气压进一步下降,闭合等压线增加,冷空气进一步向南推进,冷锋附近出现阵雨或阵雪,暖锋前也出现降水,降水区域扩大。随着气旋的发展,低层扰动逐渐向高层发展,气流作螺旋式的上升,高空低槽也逐步加深。 气旋发展的锢囚期高空温压场 气旋发展至最盛时期,自地面到500毫巴高度均已成为圆形闭合环流。地面冷锋逐渐追上暖锋,并将地面暖空气上抬,气旋开始锢囚。这时,云雨范围最大,强度加强,风力增大,天气变化最剧烈。但由于地面已为冷空气所占据,成为冷性涡旋,因而气旋开始减弱 气旋发展的消亡期高空温压场 气旋发展的最后阶段,暖空气仅残留在地面东南角,低层整个气旋中心辐合加强,地面加压,已变为冷性涡旋,低压中心部位开始填塞。从地面到500毫巴左右的闭合环流减弱,上升运动已消失,气旋减弱,以至消亡 温带反气旋的发展 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地面高压脊位于高空高压脊前部,地面气旋后部的冷气团南缘为通过地面气旋的锋带 地面反气旋发展到最盛期,有闭合中心、闭合等压线,500hPa也出现闭合等高线,温压场形势与初生阶段类似,但温度场中心与高度场中心接近。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达到最强后开始减弱 转为暖性反气旋或并入副热带高压中 气旋再生与气旋族 气旋反气旋天气特征 热低压 热低压:一种无锋气旋,一般只出现在近地面层,3~4km就不明显的暖性低压系统,浅薄少移动。 分为:地方性热低压和锋前热低压 §3.5 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 爆发性气旋:24小时内气压下降在24hpa以上,天气变化激烈,辐合很强,可生成灾难性天气。 爆发性气旋为什么主要形成于海上,并且多形成于日本以东洋面,以冬、春季最多? 1 高空西风急流的出口区左侧,入口区右侧 2 气旋中心东部暖湿,上升运动导致潜热释放,加剧上升运动和气旋的进一步发展 3 青藏高原是气流分支,南北支槽位相不同,构成急流 发展阶段 温度场仍落后于高度场,但低中心和冷中心比前一阶段接近,高空图上等高线曲率加大,地面闭合等压线增多,气旋前部为暖平流后部为冷平流, 动力因子使地面气旋发展,高空系统移动。热力因子使地面气旋移动,高空槽加深 天气:气旋强度加大,风速加大 暖锋前:暖锋云系,向前伸展很远,离中心越近,云区越宽 冷锋后:视高空槽与地面锋位置而定一型或二型冷锋 锢囚阶段 温度场仍落后于高度场,但低中心和冷中心更加接近,高空图上出现闭合中心,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开始减弱,减压作用开始偏离气旋中心。地面气旋中心也发展到最强阶段,闭合等压线增多,气旋开始锢囚,冷平流侵入气旋南部 地面地层已经被,冷空气所控制,摩擦作用相对增大为主要因子 天气:地面风速加大,上升气流强,水汽充沛时云和降水加剧,云系对称分布于锢囚锋两侧 消亡阶段 高空温压场近于重合,成为一个深厚的冷性涡旋,锋面移出,动力和热力因子迅速减弱,摩擦作用使气旋消亡 天气:云、降水减弱,云底抬高 卫星云图上云消散 温带反气旋生命史分三个阶段: 初生阶段 发展阶段 消亡阶段 气旋再生:趋于消亡或已经消亡的气旋在一定的条件下又重新发展起来的过程。 有三类: 付冷锋加入后再生 气旋入海后再生 两个锢囚气旋合并加强 气旋族:在同一条锋系上出现的气旋序列 以气旋、反气旋的空气运动特征为背景的气团天气和锋面天气的综合 气旋:逆时针气流,对应有辐合上升运动 反气旋:顺时针气流,对应有辐散下沉运动 东亚气旋的源地、路径和移速 源地:两个发生频率最大地带30o-35oN,45o-50oN 东亚地区气旋主要发生地区: 南方气旋(25o-35oN):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 北方气旋(45o-55oN):蒙古气旋 东北气旋 黄河气旋 黄海气旋 东亚气旋的路径:日本以东或东南方洋面;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日本北部地带 移速:平均30-40km/h,慢15km/h,快100km/h 暖平流区,500hPa等压面升高,温压场不平衡,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水平辐散,高层有正变高,低层有负变压,产生辐合,为保持质量连续,必产生补偿性上升运动 非绝热加热的拉普拉斯 非绝热加热区,有上升运动 非绝热冷却区,有下沉运动 加热区,500hPa等压面升高,温压场不平衡,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水平辐散,为保持质量连续,必产生补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地资源调查课件.pptx VIP
- 2025教学主任及教秘专项培训班考核试卷含答案.docx
- QC∕T 948-2013 汽车顶部装载装置.pdf VIP
- 八上名著《红岩》:故事梗概+知识点+考点大集合.doc VIP
- 《劳动经济学讲义》课件.ppt VIP
- ISO各体系认证审核前准备资料清单.doc VIP
- 巧虎目录清单.doc VIP
- 销售管理专业《销售案例研究 ( 实践 ) 》课程调研报告样本.pdf VIP
- 2025年新精通版(三年级起)英语三年级上册课件 Unit 2 Lesson 3 .pptx VIP
- 场效应MOS管AK4435参数-9.1A-30V封装SOP-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