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的监护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防止感染 3、保持管腔通畅 4、CVP导管 每日更换输液管道,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CVP导管不用于输血、抽血等用途。 5、拔管的注意事项 血流动力学支持以心脏为 中心 调整前负荷 手段:液体或利尿,使WP(CVP)最佳(正常上限) PAWP超过正常上限:利尿或血管扩张药 无PAWP,仅CVP正常,临床仍疑低血容量-负荷试验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护 一、概述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有“多变、突变、易变”的特点。 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 变化,关系到患者抢救成败 及治疗愈后的效果。 二、病情评估 (一)现病史 (二)护理查体 意识 瞳孔 生命体征 症状观察 肢体活动 1、意识障碍分类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能正确回答问题。 昏睡:呼之能应,但不能正确答题,定向力部分障碍。 浅昏迷:呼之不能应,对刺激如疼痛刺激有反应。 昏迷(中昏迷):对疼痛反应迟钝,随意动作完全丧失的意识障碍阶段,瞳孔对光反射与角膜反射尚存在。 深昏迷:对疼痛刺激反应完全丧失,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均消失,可有生命体征紊乱 。 Glasgow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 记分 语言反应 记分 运动反应 记分 正常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乱 4 刺激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言语不清 3 刺激回避 4 无反应 1 只能发音 2 刺激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刺激肢体过伸 2 无反应 1 意义 受伤后立即出现的昏迷,为原发性颅脑损伤;伤后一段时间再出现的昏迷为继发性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程度越长,程度越深,表示脑损伤越重。由昏迷--清醒--再昏迷,即所谓的中间清醒期为硬膜外血肿的典型临床症状。GCS评分越低,反映脑损伤及病情越重。 2、瞳 孔 正常瞳孔直径2.5~5mm,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观察的内容:大小,位置,光反射,形态,运动。 意义 :瞳孔的改变可以反应病变的部位,即病情的演变过程。 3、生命体征 内容:T,P,R,BP。 意义:原发性颅脑损伤受伤早期即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 颅内压增高代偿期可表现“二慢一高”的现象;即:脉搏缓慢,呼吸深慢,而血压升高,为颅内压升高继发脑疝早期的表现,称之为库欣反应。。 4、症状观察 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头痛,呕吐。 特点:早晨,晚间较明显,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头痛随颅内压增高进行性加重。 内容:观察头痛的性质,呕吐物的性质及量。 意义:剧烈头痛伴有喷射状的呕吐,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5、肢体活动 观察的内容:肌力,肌张力,自主运动,有无瘫痪。 肌力分级 0级:无肌肉收缩。 Ⅰ级:有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可在床上平移,但不能克服阻力,不能抬起。 Ⅲ级: 能抬起,但不能负重 Ⅳ级:能抵抗外加阻力而自主运动,但较正常肌力弱 Ⅴ级:正常肌力 重症病人的监护 重症病人的监护项目 一、体温的监护(略) 二、呼吸功能的监护 三、循环功能的监护 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护 体温监测 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 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最早临床反映 感染、创伤、术后体温多有升高 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高热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低温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发热的原因 感染性发热 继发性、医源性、二重性、肠源性等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急性脉管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中暑、甲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肿瘤 监护室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呼吸道、手术切口、尿道 正常体温 正常人体温:37±0.4℃ 一般波动不超过1℃,重症患者波动不规律 低热:37.4~38 ℃ 中度发热:38~39℃ 高热:39~40℃ 超高热:40 ℃以上 测温方法 玻璃管型汞温度计 热敏电偶和热敏电阻 无线电遥控测温计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温度 36.3~37.2℃,一般误差较大、影响因素多 腋下温度 36~37℃,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直肠温度 36.5~37.5℃,较接近中心温度,但变化慢 正常体温 中心温度 食管、鼻咽、膀胱 直肠、鼓膜、肺动脉导管 皮温 脚趾皮肤温度、前额温度 皮温与中心温度比较 反映末梢循环血流灌注情况,过低时提示外周微循环较差或存在低心排血等情况 体温的意义 体温变化趋势比绝对数值重要 体温的热型在重症监护中意义有限 体温的“金标准” 不同情况的测温方法倾向 重症或机械通气者:直肠或食管下段测温 血流动力学监测者:肺动脉血温度 头颅降温或头颅损伤:鼓膜测温 神清、血压平稳者:腋温 呼吸功能的监护 临床观察 1.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