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之“表达技巧”专题(二).doc

高三二轮之“表达技巧”专题(二).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二轮之“表达技巧”专题(二)

高三二轮之“表达技巧”专题(二) 复习目标 1、学习诗歌鉴赏中有关托物言志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及运用。 2、学习诗歌鉴赏中有关虚实结合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及运用。 3、学习诗歌鉴赏中有关用典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及运用。 考点解读 一、考纲要求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二、概念诠释 1、托物言志: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2、虚实结合:通常包括四种内涵——①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②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③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④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3、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问: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 四、综合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怀(其二)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一怎样的哲理启示?(3分)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3分) 答: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 答: 附:参考答案 跟踪训练 1、(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