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辨析并修改病句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高考经典: 高考练兵:    4.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5.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6. 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7.他叫王力.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8.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 9.张三租李四一间房子. 10.张涛最近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11.那五箱书,准备送青岛第一中学图书馆吗?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指代不明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1).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2004年甲卷) (2).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1996年三南卷B项) (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3).他有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1996年三南卷D项)       1.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    练习: 本句可理解为“那年”“我”六岁,也可理解为“你”六岁 “他”指代不明。谁对谁笑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2. 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1)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1998年通辽市模拟卷B项)  某些句子由于随意省略了某个字或词而造成句子的多义,这样的句子可以用填字法消除歧义。 【分析】:本句有两种理解:一是买车、买船、买飞机、买饭票在服务台。二是车票、船票、飞机票、饭票均可在服务台买到。为了恢复原意,可在前面添加三个“票”字:买车票、船票、飞机票、饭票在服务台。 [分析]本句是一个新闻标题,读了这个标题,你一定会认为,新闻的内容大致是说:某地的豆制品自己会膨胀,所以人们不敢买豆腐了。其实,“豆制品会长”是“市豆制品协会会长”的简称,这则新闻时说豆制品不符合卫生表追,以至“市豆制品协会会长”都不敢买豆腐。这个简称不该用,故应用填字法改为“市豆制品协会会长”。   (2).豆制品会长 不敢买豆腐。   例3.??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1996年高考全国卷第7题) 由于“揭发”后的“的”字省略了,因而将偏正短语“揭发的问题”变成了动宾短语“揭发问题”,因而“大家”到底是对“护林员揭发问题”感到气愤,还是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就不明确了。 语义模糊造成的歧义句。   例1. 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   [分析]由于“前”字在此处限定模糊,以致造成疑惑:10月5日之前的任意一天,还是就在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例2.有一次他遇见两个鬼子,一枪撂到一个.          例3.头发剪短一些.          例4.在英国,一只狗进一次“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 由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原因而引起的歧义. 例1.你们学校多少人? 例2.这场比赛我们队没有输. 例3.明天吃饭不要钱! 例4.我在楼上看见他. 歧义小故事 丈夫从商店偷了东西回家,妻子说: “你干这种事时,为什麽不替我和孩子想一想?”丈夫回答道: “当时我想到了,只是店里没有女人和孩子的衣服.’’ 消除歧义的几种方法:   (一)更换词语   把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消除了。,比如可以把“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改成“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小钱对他笑了”。: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二)增设语境   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可以消除歧义。如“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可改成“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而你当时已是成年人了”。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三)调整语序   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一下,歧义即可消除。如把“几个学校的领导”改成“学校的几个领导”,表意就明确了。)。如“几个饭店的服务员”可改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三级查房制度整改措施方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461-2019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docx VIP
- (翼人2024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6 看不见的力 课件(新教材).pptx
- 《虚拟电厂建设及运营技术规范》.pdf VIP
- Tosmana中文使用手册.docx VIP
- 中外味觉词汇比较研究.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广东省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十五章轴对称 单元达标练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两会看点解读PPT课件.ppt VIP
-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试卷.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