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白喉外毒素;白喉的防治原则。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 指经呼吸道传播、主要引起呼吸道器官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变的一类细菌。常见有结合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M.tuberculosis) 分枝杆菌属 (Mycobacterium)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时呈分枝生长趋势,故得名。 抗酸染色阳性,又呈抗酸杆菌 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 世界上1/3人感染,70%在亚洲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带弯曲,呈分枝状 抗酸染色阳性 L型 Much颗粒 生化反应 结核分枝杆菌大多数触酶试验阳性,而热触酶试验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则大多数两种试验均阳性 抵抗力(四怕) (四不怕) 对乙醇敏感 对湿热敏感 对紫外线敏感 对抗结核药物敏感 变异性 可发生形态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 卡介苗(BCG):是毒力变异株 耐药变异:多重耐药结核病(MDR TB) (一)致病物质 无毒素与侵袭性酶类 与菌体成分有关 1、脂质 索状因子:为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糖脂,与结核杆菌索状生长现象有关;能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分枝菌酸与细菌的抗酸性染色有关。 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与结核结节的形成及干酪样坏死有关。 1、脂质 蜡质D:是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的结合,使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2、蛋白质 是结合菌素的主要成分,和蜡质D结合后能使机体发生超敏反应。 在形成结核结节中发挥一定作用。 (二)所致疾病 感染方式 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等多途径侵入机体 致病机制: 细菌增殖引起的炎症反应 菌体成分的毒性作用 机体产生超敏反应 1、肺部感染 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 原发综合征 继发感染 多发生于成人 病灶局限,不易扩散 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和空洞 2、肺外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如脑、肾结核、脊柱结核等。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消化道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 (三)免疫性 结核的免疫属于感染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即此种免疫力随结核分枝杆菌或其成分在体内存在而存在。 属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四)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为主,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柯赫现象表明: 再感染时溃疡浅、易愈合、不扩散,表明机体已有一定免疫力。 但再感染时溃疡发生快,说明在产生免疫的同时有超敏反应的参与。 rRNA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结核菌素和蜡质D诱导机体产生超敏反应。 (五)结核菌素试验 是应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结核菌素试剂 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 每0.1ml含5单位 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人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 卡介苗制成的BCG-PPD 每0.1ml含5单位 方法 2种PPD5个单位两前臂皮内注射 48~72h后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对临床诊断有意义,两侧红肿中,PPD-C大于BCG-PPD侧为感染,反之,为卡介苗接种所致。 结果分析 阳性——感染过TB或接种卡介苗成功 强阳性——活动性结核病 阴性—— 未感染过TB 未接种卡介苗 细胞免疫力功能低下 应用 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 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 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标本取材 标本的选择根据感染部位而定 分离培养 罗氏培养基 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一般需2~4周长成肉眼可见的落菌 四、防治原则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leprae) 麻风分枝杆菌 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流行广泛,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成团成束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 麻风细胞 体外人工培养至今仍未成功 动物接种:小鼠足垫、犰狳 麻风杆菌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方式 呼吸道 也可通过接触传染 发病慢,病程长 麻风的免疫主要是靠细胞免疫 麻风结节 临床类型 瘤型 结核样型 界限类 未定类 微生物学检查法 显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策略与实践研究.docx VIP
- 投标服务承诺书(20篇).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 Starter~Unit 1】(上海专用).docx VIP
- 李白按年龄顺序写的诗.docx VIP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VIP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