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农业大学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分析 概念:某些细菌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 片段,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 染色体组的过程。 1928年,格里费斯(Griffith F.) 在肺炎双球菌中发现转化现象。 1944年,阿委瑞(Avery O. T.) 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证实遗传物质是DNA; 转化是细菌交换基因的方法之一。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的条件:细菌活跃摄取外源DNA分子; 具备重组程序所必需的酶。 转化三种细菌:肺炎双球菌; 枯草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转化的两个例子: ①. 用两个带有不同抗性的肺炎双球菌群体混合 ? 可以 发现带有双抗性的细菌。 细菌裂解 DNA残留 其它细菌摄取转化。 ②. 枯草杆菌活细胞表面分泌DNA,可被其它细胞摄取。 ㈠、供体与受体的互作: ①. 转化片断的大小: 肺炎双球菌转化:DNA片断至少有800个碱基对; 枯草杆菌的转化:DNA片断至少有16000个碱基对。 ②. 供体DNA分子存在的数目: 供体DNA分子数目与特定基因的成功转化有关。 链霉素抗性基因转化:每个细胞含有10个DNA分子之前, 抗性转化体数目一直与DNA分子 存在数目成正比。 原因: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上有固定数量的DNA接受 座位,故一般细菌摄取的DNA分子数10个。 ③.受体的生理状态: 感受态是处于刚停止DNA合成、而蛋白质合成继续活跃 进行时的状态。 活跃合成的蛋白质可使细菌细胞壁易于接受转化DNA。 只有感受态受体细胞才能摄取并转化外源DNA,而这种 感受态也只能发生在细菌生长周期的某一时间范围内。 ㈡、转化DNA的摄取和整合过程: ①. 结合与穿入: DNA分子结合在接受座位上(可逆), 可被DNA酶降解;接受座位饱和性。 DNA摄取(不可逆),不受DNA酶破坏。 穿入后,由外切酶或DNA移位酶降解 其中一条链。 ②. 联会: 按各个位点与其相应的受体DNA片段 联会。亲缘关系越远,联会越小、转化的 可能性越小。 ③.整合(重组): 是指单链的转化DNA与 受体DNA对应位点的置换? 稳定地进入到受体DNA。 对同源DNA具有特异性。 异源DNA,视亲缘关系远近 也可发生不同频率整合。 黎德伯格等用枯草杆菌进行转化和重组试验: DNA 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可与受体染色体发生重组。 紧密连锁的两个基因有较多的机会在同一个DNA片段中? 同时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中。 三者并发转化的频率高,故这3个基因是连锁的, 其中his2和tyr1连锁最为紧密: trp2 his2 tyr1 34 13 40 单交换时,染色体开环易降解,故不存在单交换类型; 只有双交换和偶数的多交换才有效。 二、接合(conjugation): 1. 概念:是指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转移到 受体(receptor)内的过程。 特点:需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 不同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 A菌株:Met- bio- thr+ leu+, 需加甲硫氨酸和生物素。 B菌株:Met+ bio+ thr- leu-, 需加苏氨酸和亮氨酸。 A菌株和B菌株营养缺陷型, 不能在基本培养上生长。 A+B菌株混合培养,在完全 培养基上,几小时后离心,涂 布基本培养基上,长出原养型 (Met+ bio+ thr+ leu+)菌落。 2.实例:黎德伯格和塔特姆(1946年): 这种原养型细胞如何出现? A菌株 B菌株 ? A、B菌株分别培养在基本 培养基上 ? 一边加压和 吸引使培养液充分混合 ? 结果任何一臂的培养基上 均未长出原养型细菌。 ∴直接接触(接合)是原养型 细胞出现的必要条件。 海斯(Hayes W.,1952)证明: 接合过程是一种单向 转移,A菌株遗传物质 ? B菌株,从供体(donor)到受体(receptor)。 滤片 大分子可 通过,细菌 不能通过 U型管的实验 (Davis,1950) ⑴.F 因子:致育因子(性因子),是一种附加体。 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为供体菌或雄性,用F+表示。 未携带F因子的菌株为受体菌或雌性,用F-表示。 ㈠、F因子及F+向F-的转移: ⑵.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眼外伤ppt课件-眼外伤健康教育课件.ppt VIP
- 《新时代思想读本》3.2新时代新征程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pdf VIP
- 外研版六年级(上册)M4U2.ppt VIP
- 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思政案例内容整理.docx VIP
- 《无人机综合监管与航路规划》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优质!)Amfori BSCI社会责任验厂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自-电大__电工电子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