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

南通大学课程质量标准模板 (理论类)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学 英译名称 Public policy study 课程代码 课程开设学期 三 课程学时 51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学院 管理学院 教学研究室/系 行政管理 教材名称 陈振明主编《公共政策学》, 教材出版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教材性质 □国家□部级规划□省级规划□自编□其他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开卷□闭卷□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其他 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 70% 期末成绩30% 课程负责人及团队骨干(五人以内) 姓名 性别 学历 学位 职称 从教时间 林莉 女 博士研究生 管理学博士 讲师 2010.09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本科层次 行政管理学专业 课程代码: 学时分配: 51 赋予学分: 3 后续课程: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 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去加强相关训练,有意识地提升这些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导论 6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政策的含义、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掌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途径。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含义 一、什么是公共政策 二、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控制、交易与博弈 三、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市场与政策的比拼,一场没有结局的争论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 二、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和作用 一、公共政策的特征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 三、公共政策的作用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途径 一、公共政策学的政治学研究途径 二、公共政策学的经济学研究途径 第二章 政策主体(3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共政策活动中具体的官方政策主体和非官方政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官方决策者 一、立法机关 二、行政机关 三、司法机关 四、执政政党 第二节 非官方参与者 一、利益集团 二、公民(选民) 三、大众传媒 四、思想库(现代政策研究组织) 第三章 政策客体(3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目标群体的具体内容以及对政策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 一、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二、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三、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四、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五、社会问题的形成往往具有一个发展过程 六、社会问题往往是系统性的问题 第二节 目标群体 一、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二、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三、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 四、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五、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 第四章 政策环境(3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与生态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及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 一、环境 二、生态 三、政策环境 第二节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二者关系的分析 第三节 政策环境的构成因素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的影响 三、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 四、社会变迁的影响 五、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 第五章 公共决策体制(3课时) 第一节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因素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三、决策权力 四、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第二节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比较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二、议会制 三、独裁制 第三节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