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carcinogenesis of xenobiotics 公共学院卫生毒理学研究所 张翠丽 扫烟囱工人 1775年:英国Pott 打扫烟囱的童工, 成年后多发阴囊癌 预防措施:勤洗澡勤换衣 1895年——德国Rehn 染料工业的工人 膀胱癌发病率 苯胺 1915~1918年 日本 山极与市川 家兔:煤焦油涂布耳朵 皮肤癌 ---开创了实验性肿瘤研究的先例。 1945年 英国Case 对英国染料业 流行病学调查 表明β-萘胺、联苯胺具有致癌性 ---开始了肿瘤的病因学研究。 全球: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 或第二位原因,每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癌症。 我国:恶性肿瘤在各种死因中排名第二位,城市已排首位。 影响因素 重要的宿主因素:遗传构成、健康状况 主要的环境因素:食物、环境污染、职业和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吸烟等) WHO指出,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 基本概念 癌:在毒理学中,“癌”具有广泛的概念。 包括: 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癌) 间质细胞的恶性病变(肉瘤) 良性肿瘤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凡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学物。 例如,黄曲霉毒素、苯并(a)芘及苯等。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 :指化学致癌物在体内引起肿瘤的过程。 致癌物的分类 1. 根据致癌物对人类和动物的致癌作用分类: 确认致癌物(proved carcinogen)苯丙蒽 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糖精 潜在致癌物(potential carcinogen) 人类非致癌物(non-carcinogen) * * 全球肿瘤发病率到2020年将上升50%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在2005年11月透露:中国目前癌症病人超过700万人,且每年还在新增加约160万至200万人。但其中“癌症村”和农村癌症病人的具体数据是谜。 发病情况 前致癌物:(procarcinogen)又叫间接致癌物。 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 肿瘤发生部位:代谢活化部位。 举例:二乙基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 近致癌物:(proximate carcinogen )又叫半致癌物。 指前致癌物经代谢活化过程形成一种或一系列中间代谢产物。 近致癌物必须经进一步代谢活化,才能形成终致癌物。 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 不需代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或生产过程。 一类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另一类是与人类血缘关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但缺少对人的致癌证据。 这类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有致癌性。 化学致癌机制 前致癌物 终致癌物 细胞含错配碱基 细胞死亡 不分化的癌 分化的肿瘤 致癌物-DNA加合物 引发的细胞 正常细胞 活化 转移 DNA结合 修复 DNA复制 错配修复失败 DNA修复 促长 进展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