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义疏-先知卷第九】原文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言义疏 - 十二 先知卷第九 〔注〕图难于其易,求大于其细,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如斯而已矣。〔疏〕注“图难”至“已矣”。按:老子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先知其几于神乎!〔注〕几,近也。神以知来,探未兆也。逆识先知,近于神也。敢问先知。”曰:“不知。〔注〕答以不知者,神悟则先知,非问之所及也。知其道者其如视,〔注〕举目便见。忽、眇、绵作◆。”〔注〕眇绵,远视。〔疏〕“先知其几于神乎”者,音义:“其几,音机。下‘有几’同。”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孔疏云:“言至诚之道豫知前事,如神之微妙。”朱子集注云:“神谓鬼神。”“问先知,曰不知”者,天官书云:“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虽言不着也。”“知其道者其如视”者,圣人所以能先知如神者,非有异术也,见微知着而已。此其道犹目之于视也,善用明者,察秋毫之末;善用知者,见几微之萌,其理一也。“忽、眇、绵作◆”者,王云:“忽、眇、绵皆微也。汉书律历志‘无有忽微’,孟康曰:‘忽微,若有若无,细于发者也。’大戴礼文王官人篇曰:‘微忽之言,久而可复。’是忽为微也。方言十三曰:‘眇,小也。’顾命曰:‘眇眇予末小子。’是眇为微也。说文曰:‘绵,联微也。’广雅释诂四曰:‘绵,小也。’大雅绵篇:‘绵绵瓜瓞。’郑笺曰:‘绵绵然若将无长大时。’司马相如上林赋曰:‘微睇绵藐。’是绵为微也。广雅释诂四曰:‘●、纱、●,微也。’曹宪:‘●音忽,纱音眇,●音蔑。’集韵:‘●音绵。’●、纱、●与忽、眇、绵同义。孙子算经曰:‘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忽与总同,秒与纱同。说文:‘缅,微丝也。’玉篇:‘●,与缅同。’然则●、纱、●皆丝之微者。”按:王解是也。说文无“●”,古止作“忽”;亦无“纱”。秒,禾芒也,故十忽为秒。“眇”即“秒”之假,“绵”即“缅”之假也。音义:“作◆,音炳。”按:宋、吴本作“炳”。“◆”亦说文所无,即“炳”之或体,犹“耀”之或为“曜”,“辉”之或为“晖”也。一切经音义七十四:“古文昺、芮二形今作‘炳’。”是也。系辞云:“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春秋繁露二端云:“夫览求微细于无端之处,诚知小之为大也,微之将为着也。吉凶未形,圣人所独立也。故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着也。”“忽、眇、绵作◆”,即微者为着之谓。疑此亦古书成语,子云引之以证知之理通于视。不云微而云忽、眇、绵,字不作“炳”而作“◆”,皆引古故然,非故作此艰深之语也。注“几,近也”。按:尔雅释诂文。注“神以知来,探未兆也”。按:系辞云:“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注“举目便见”。按:李于“其如视”绝句而释之如此,义虽未安,句读则是。宋以“其如视”下属为句,云:“此言先知之道,临事则悟。如明目之视,忽轻、眇细、绵远之物皆炳然而见也。”王从其读云:“视忽、眇、绵作◆者,见微而知着也。”义似可通。然如此则“其如”二字殆成衍文,但云“知其道者,视忽、眇、绵作◆”足矣。荣谓此以目证心,以视验知。盖精视则见微,精思则知微,见微则明,知微则神。知明视之道,则知先知之道矣。故云“知其道者其如视”,三字不得属下读。注“眇绵,远视”。按:上林赋:“微睇绵藐。”郭璞注云:“绵藐,远视貌。”弘范以眇绵双声连语,即绵藐之倒言,故用郭义为训。忽者,忽然。言苟知其道,则忽然远视皆为明也,故上文云“举目便见”。然如此说之,先知之义乃近顿悟。斯晋人之玄言,非子云之法语已。 先甲一日易,后甲一日难。〔注〕甲者,一旬之始,已有之初也。先之一日,未兆也;后之一日,已形也。夫求福于未兆之前易,救祸于已形之后难。〔疏〕易蛊孔疏引郑注云:“甲者,造作新令之日。”按:古者国家发布政令,四时各有定日,当春发政,必以甲乙。春者,岁始。甲日之政为一岁之政之首。言甲足以统其它发政之日,故云“甲者,造作新令之日”也。政令当慎思于未发之前,不得辄改于已发之后。“先甲一日易”者,先时图惟,则其成功也易。“后甲一日难”者,事后补救,则其致力也难。云一日者,从其至迫之期言之也。注“甲者”至“后难”。按:“已有之初”,世德堂本作“已有之秘”。宋云:“甲者,教令之始也。夫明王之道,先令后刑,故先甲一日以昭而示之也。示之而虽犯,犹宥之,故曰‘先一日易’也。后甲一日,以广而谕之也。谕之而再犯,则刑之,故曰‘后一日难’也。”吴云:“周礼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郑司农云:‘从甲至癸谓之挟日,凡十日。是以易称‘先甲三日’、‘先庚三日’皆为申命令之义。夫干有十日,自甲至癸,皆挟日之义。而易独取甲庚者,以甲木主仁,而示其宽令也;庚金主义,而示其严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