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州市中考学试题(WORD版_答案WORD版).doc

2014福州市中考学试题(WORD版_答案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福州市中考学试题(WORD版_答案WORD版)

二O一四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全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u—64 第I卷 选择题 (共36分) 1.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B.C.D.(  ) A.B.C. D. 5.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某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  )9.(  )(  )(  )A.B. C.D.(  )A.B.C.D.II卷 非选择题 (共64分) 13.(15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3),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 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 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 是 。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 发生和停止(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 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 上升等;“功”: (举一例)。 14.(9分)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注:“→”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 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甲、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增的规律,完成图5所示的“旅行”。 ①若图5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甲为二氧化碳,乙为碳酸钙,写出路线II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写一个),该反应属于 (填 基本反应类型)。 ②若图5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单质、碱、盐中分别选择一种物质,完成图6所示的“旅行”。写出一组甲、乙、丙物质的 化学式。 甲 ,乙 ,丙 。 15.(16分)(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7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② 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 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③ 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 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 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 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3)某同学进行图9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 由 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溶质有 (写 名称)。 16.(14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0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