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公司作为对赌务人的合同效力研究-徐睿-20141006(成稿).docxVIP

以目标公司作为对赌务人的合同效力研究-徐睿-20141006(成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目标公司作为对赌务人的合同效力研究-徐睿-20141006(成稿)

-PAGE \* MERGEFORMAT14- 以目标公司作为对赌义务人的合同效力研究 The Study on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act when the Target Company as the 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VAM) Obligor 徐 睿 (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对赌条款在投融资交易中协调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发挥正当的经济功能。对赌条款在订立时及履行中均符合公平原则,并非可撤销条款。投资方在订立及履行对赌协议时既不满足滥用股东权利的条件,也没有损害第三方利益,投资方主张的是债权请求权而非基于股东身份的自益权。基于未来业绩的对赌条款既非保底条款也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属于无效条款。 关键词:对赌条款;条款效力;估值调整;权利滥用 Abstract: The 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VAM),often called a two-way gambling agreement in China, is a series of terms that coordinat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s among several separate participants. The VAM is a reasonable mechanism that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when signed and performed, so it is not revocable. The VAM terms neither satisfy the conditions of abusing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nor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third parties when signed and performed. The investor asserts a claim based on the obligatory right but not derived from the identity of shareholder. The VAM terms, adjusting the prices based on the future corporate profits, are neither fixed profit terms nor violation of the prohibitive provisions, therefore, are not invalid. Keywords: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legal validity of contract article, valuation adjustment,Abuse of right 作者简介:徐睿,男,任职于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基金管理法、金融法。 中图分类号:DF438 文献标志码:A 对赌条款作为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估值定价和投资交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以目标公司作为对赌条款义务人的情形,深入探究该类对赌条款的合同效力不仅关系到对赌协议能否有效执行,而且也关系到私募股权投资这一商事行为能否公平、公正的实施以及对赌协议各方主体权益能否得以保障。 问题的提出 2012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对“甘肃世恒案”进行再审并判决???判决一方面认为公司脱离经营业绩向投资方做出业绩差额补偿的承诺损害了公司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而无效,另一方面认为公司其他股东对投资方做出的业绩差额补偿的承诺属于民事主体之间的意思自治因而有效。1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贸仲”)2014年年初的一个仲裁案中,仲裁庭针对投资方与公司之间以投资当年实际税后净利润为基础对公司进行估值调整的约定,做出了与“甘肃世恒案”相反的裁决,仲裁庭认为该条款在投资方与公司之间有效。 一、仲裁案件案情简介 2011年初,A公司对外私募融资,投资方与A公司协商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投资方以现金形式向A公司增资人民币2亿元,占其4.4%股权。其中100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1.9亿计入资本公积。 按照该《增资扩股协议》第5.4条价格调整条款约定,A公司承诺:如果A公司2011年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低于3亿元,A公司愿以实际的税后净利润为基础,按“投资估值”中约定的投资市盈率15倍进行计算,给予投资方现金补偿,补偿金额=15×(2011年经审计后净利润低于3亿的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angbi6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