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和语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义和语用

(3)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 说话要有关联,不说与交谈内容无关的话。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指说话要清楚明白。包括: 避免晦涩。 b. 避免歧义。 c. 简练。 d. 有条理。 例: 甲:你有多少钱? 乙:我有200块钱。(实际乙总共有300块) 甲:你有200块钱吗? 乙:有,我有500块钱。我有1张100的,6张50的,5张20的,100块的那张有点破,是红色的,上面印着…… 甲:明天他们什么时候到机场啊? 乙:某个时候。 一位农夫的马发烧了,他问山姆:“我的马发烧了,你的马发烧的时候,你给他吃什么啊?” “吃松脂”山姆说。 一周以后,农夫又碰到山姆,他愤怒地说:“我照你说的,给马吃松脂,结果他们全都死了!” “是啊,我的马吃了松脂也死了啊。”山姆回答说。 甲:张太太长得太丑了。 乙:哎呀,今天晚上的红酒真是太好喝了 适当地、巧妙地违背合作原则可以表达言外之意,避免尴尬、误会,有些时候也能凸显说话人的诙谐幽默,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 这样的语言现象非常常见 例如: 甲:我们公司需要找一个文秘 已:我有个朋友今年刚刚大学毕业 甲:我是不是被解雇了? 已:我们觉得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甲:我想买辆车,可惜没钱啊! 已:买车还不容易,关键是你想要宝岛还是宝马了。 甲:他的新女朋友长的怎么样? 已:长了两只眼睛,一张嘴巴、一个鼻子。 leech认为合作原则不尽完善,礼貌原则可以用来合理地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 礼貌原则共有六项准则: (1)得体准则 (2)慷慨准则 (3)赞誉准则 (4)谦逊准则 (5)一致准则 (6)同情准则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尽量让别人少吃亏多受益。 把我的行李带走! 我希望你把我的行李带走。 能把我的行李带走吗? 不知你是否方便把我的行李带走。 (2)慷慨准则:尽量让自己少受益多吃亏。 我把车借给你。(礼貌) 你把车借给我。(不礼貌) 我一定要请你吃午饭。(礼貌) 你一定要请我吃午饭。(不礼貌) (3)赞誉准则:尽量多赞誉别人,少贬低别人。 表现得很好。 表现得可以。 表现得不错。 表现得一般。 表现得不好,没表情。 (4)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甲:哇,这么漂亮的衣服。 乙:谢谢。是我姨妈送给我的。 没给您买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礼物。 送个贵重的生日礼物给你,感谢你多年来的帮助。 (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老彭:张三和李四为人不错,工作也认真踏实。 老李:是啊,李四为人很不错。 小王:我买了些快餐,咱们随便吃一点。 小刘:快餐好,反正时间也很紧。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增加双方的同情。 甲:我妈妈把脚摔骨折了。 乙:哟,真不幸。得小心啊,毕竟年纪大了。 甲:真倒霉,放在教室的书被人偷了。 乙:活该,谁叫你不拿回来。 礼貌原则是属于特定的文化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有着不同的定义: 留学生:噢,你的字写的真漂亮! 中国学生回答道:不,不,不,你别开玩笑 了。 A:你看起来很累了。 B: 没有,我很好。 A:我今天有点忙,改天一定请你吃饭。 C:好的。哪一天? 三、情态和语气 (1)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几乎所有的语言句子都可以区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 的语气。 语气范畴大多用特定的句型和虚词来表达。 如:汉语的“V不V”句型, “谁、哪个、哪里”或“吗” 等,都是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的。 祈使句则以没有主语、用原型动词最为常见。 (2)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 (1)火车开走了。 (2)火车一定开走了。 (3)火车可能开走了。 (4)我认为火车开走了。 (1)句采取的是客观陈述的方式,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确定无疑,而(2)、(3)、(4)三句都增加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的表达,其中(3)句对事件真实性的确信程度最低。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1)句子的真值: 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真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言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如果句义所表述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则该句为“真”;反之,如果句义所表达的现象或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则该句为“假”。 比如,“第29届奥运会已经在伦敦举行” 这个句子的真值为“假”,因为实际上第29届奥运会是在北京举行的。 (2)句义的蕴涵 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