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佳书堂小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佳书堂小考

东佳书堂小考 东佳书堂小考 内容简介: 东佳书堂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家族教育机构,一般认为它是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具有教育教学属性的书院。但它建于何时、始于何人,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通过对唐大顺元年陈崇订立的《义门家法》和宋初徐锴撰写的《陈氏书堂记》的分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东佳书堂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家族教育机构,一般认为它是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具有教育教学属性的书院。但它建于何时、始于何人,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通过对唐大顺元年陈崇订立的《义门家法》和宋初徐锴撰写的《陈氏书堂记》的分析,再加上其他佐证,说明了东佳书堂在唐末还只是陈崇的规划和蓝图,将这一设想和愿景变为现实,则是五代时期的陈衮。陈衮是东佳书堂的创建者,中国古代书院于焉发轫。 东佳书堂;东佳书院;陈崇;陈衮 Abstrat: Dongjia Learning House as a famil eduation institution hih as founded b the Chen Famil in Jiangzhou. It as generall reognized as the earliest XXdem ith lear historial reord and eduational attribute. Nevertheless,divergene exists on institution’s founder and exat founding time. This paper examines historial douments inluding Yimen Jiafa ritten b Chen Chong in the Dashun First Year of Tang Dnast and Chenshi Shutang Ji ritten b Xu Kai in the earl Song Dnast. Evidene shos that Chen Chong, ho just put forard the blueprint of the learning house in the late Tang Dnast, as not the founder. Dongjia Learning House as atuall founded b Chen Gun in the Five Dnasties, sine hen anient Chinese XXdemies emanated. Ke ords: Dongjia Learning House;Dongjia Aadem;Chen Chong;Chen Gun 东佳书堂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家族教育机构,它擘划于唐,肇建于五代,兴盛于北宋,延续至清光绪年间,与义门陈氏的兴衰相始终。因为对相关历史文献有不同的识读,学术界对它到底建于何时、始于何人有不同的说法。东佳书堂的始建,不仅关系到中国书院起源的问题,而且牵涉到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献、如何诠释历史文献的方法论问题。张劲松先生对这个问题投注了较多的研究,写有多篇论文,其中《东佳书堂是书院吗?》朱汉民,李弘祺.中国书院(第七辑).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1X: 141―149。一文,专门辩驳本人《元代书院研究》开篇的观点,而且篇题中就标明“关于书院起源问题与徐梓先生商榷”。其他文章中,对本人的观点也多有驳论。试图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算是对张先生的回应。 书院的起源问题,和书院的性质紧密相关。只有先确定了书院的本质属性,明确了书院具有怎样的特性,解决了何者为书院这个前提,才有可能讨论书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的确,教育教学是书院最本质的属性,没有教育教学的书院是难以想象的。但仅仅根据这一点去界定书院,也难免偏颇。否则,我们就很难将书院和其他的教育机构特别是私立学校区别开来,书院的特殊性就得不到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邓洪波的意见,不能“将书院仅仅定义为某种程度和某种性质的学校”。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1X: 1。 至于私立的众多的书院,情况比较复杂,更有必要仔细甄别。在《全唐诗》的诗题中,有李泌书院、第四郎新修书院(一名薛载少府书院)、赵氏昆季书院、杜中丞书院、费君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南溪书院、(李群玉)书院、田江军书院、子侄书院、沈彬进士书院、(樊铸)书院、宇文裔读书院邓洪波. 中国书院史.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1X: 。这13所书院,见于唐朝人的诗文,出自最原始的文献,最为可信。但这些书院的名称,字数参差不齐,不整饬,不规范,特别是往往和人名或地名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它们更多地属于个人读书治学之所的性质。 在各

文档评论(0)

yamo63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