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位移测量简介
三、辨向电路与信号细分 直接细分(位置细分) 光栅的外形及结构 光栅的外形及结构(续) 为光栅设计的专用数据转接器(光栅计数卡) 安装有直线光栅的数控机床加工实况 解决错码的方法: 方法1:从编码技术入手。 方法2:扫描技术入手。 采用双电刷扫描技术。两组电刷,一组超前放 置,一组滞后放置,还需要两组识别控制逻辑。 四、感应同步器的细分原理 由于工艺和结构上的原因,绕组中的节距λ较大,无法测量微小位移。 输出感应电势周期信号 节距λ 细分电角度 λ x1 x2 x1 x2 Esx -Esx 若滑尺上只有一相绕组,感应电势Ecx对应两个位移x1和x2,因此位移x和感应电势幅值无法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若滑尺上有两个绕组,且二者在空间位置上错开900。在相同的Ecx下,可由余弦曲线区分位移x1和x2。由此可建立位移x和感应电势幅值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实现细分。 0 Ec x Ecx 0 Es ,Ec λ x Ecx 第九节 光纤位移测量系统 一、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光电转换及放大电路 光 光敏二极管 电信号 放大电路 第十节 轴角编码器 原理: 二、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三、电容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图7-24 驱动电缆原理 图7-25 运算放大器电路 第六节 光栅位移测量系统 3.光栅系统的组成 光栅(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源、光电元件、测量电路 二、莫尔条纹 直流分量 信号变化的幅值 指示光栅的位移 四、光栅应用 尺身 尺身安装孔 反射式扫描头 (与移动部件固定) 扫描头安装孔 可移动电缆 防尘保护罩的内部为长磁栅 可移动电缆 扫描头(与移动部件固定) 光栅尺 内部包含以下电路:放大、整形、细分、辨向、报警、阻抗变换等。 为光栅设计的专用信号处理单元(光栅插补器) 功能同前 光栅扫描头 防护罩内为直线光栅 被加工工件 切削刀具 角编码器安装在夹具的端部 第七节 磁栅式位移测量系统 一、磁栅 ★ 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大(1~20m)、磁信号可重新录制;缺点:需要屏蔽和防尘。 二、磁栅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动态磁头 静态磁头 磁头 三、检测电路 适合位移测量的静态磁头是成对使用的,两组磁头相距(n+1/4)λ。检测电路主要有鉴幅式和鉴相式。 第八节 感应同步器系统 一、感应同步器的结构 ★ 感应同步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把位移量转换成电量的传感器。有直线型(测直线位移)和圆盘型(测角位移)两大类。 定尺 滑尺 定子 转子 二、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原理: 位移 两个平面绕组间的互感变化 电量 三、感应同步器的激励和检测方式 滑尺/定子激励,由定尺/转子绕组取出感应电势(多用) 定尺/转子激励,由滑尺/定子绕组取出感应电势 两种激 励方式 信号检测方式 鉴幅型 鉴相型 1、鉴幅型感应同步器检测方式 利用函数变压器使激励电压的幅值满足: 位移变化 相角θ=2πx/λ变化 感应电势的振幅Em变化 数字鉴幅电路 测量出幅值变化就可以完成位移测量 2、鉴相型感应同步器检测方式 初始时使φ=θ 滑尺由初始位置移动△x时,感应电动势相位变化△θ,△β=θ-φ≠0 当△β达到一定值,即感应电动势达到一定值,门槛电路发出指令脉冲,转换计数器开始计数并控制函数电压发生器,调节激励电压幅值的相位φ,使其跟踪θ。 当θ=φ时,感应电势幅值降到门槛电压以下,撤销指令脉冲,停止计数 由计数值,通过当量换算可得到测量位移值 *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七章 机械位移测量 *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七章 机械位移测量 第七章 机械位移测量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各种机械位移传感器的原理、性能指标、测量系统构成 位移是向量 机械位移 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 常用的机械位移传感器: 第一节 电位器式位移测量传感器 位移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电阻值或电压 一、典型的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1、线绕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2、非线绕式电位器位移传感器 ● 导电玻璃釉电位器 又称金属陶瓷电位器 ● 光电式电位器 是另一种非线绕式电位器。 二、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的负载特性及非线性误差 r Y KL=∞ 当KL→∞,输出与输入之间为线性。KL越小非线性越严重。 如何减小负载RL所造成的误差? ★如果是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可以在标定过程中采用软件校正的方法补偿负载等造成的非线性误差。 ★否则,采用一些硬件措施: (1)尽可能增大电位器的负载系数KL,如将传感器输出经高输入阻抗放大器隔离后,再接测显电路。 (2)用半桥差动测量电路 当测量微小位移时,一般取R5≈100R 半桥差动电路 Ui RL R2-ΔR2 R4 R1+ΔR1 R3 U0 若 结论:U0与ΔR1/R1成线性关系,差动电桥无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