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第一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10·福建,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3)A 【解析】(1)既然找出与诗题相呼应的字,就要把握诗题中可能有照应意义的词语。从诗题本身看,一个关键词是“访”,一个关键词是“隐”。与“访”相呼应的应该是动词,表现“访”的有关动作行为的,从诗句看,应该是“踏”;与“隐”相呼应的有“不出门”“无人迹”等。由此可断定答案应该是“踏”。 (2)隐者的形象主要是通过诗句对“隐者”的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表现出来的,写隐者独酌,既表现出隐者的避世生活,也表现出率真自然的性情。 (3)本题是在上一小题的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延伸,只要能明确原诗中所寄寓的“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就不难判定本题的答案。A句诗说的是陶渊明回归园田,怡情自然的脱俗情怀,语出其诗歌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一》。B句语出李白的《蜀道难》表现了蜀道奇险的状况,表达了不如早早归家的希望。C句语出杜甫的《登高》,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 D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人被贬往蛮荒之地,病卧浔阳,即使是暖春早晨鲜花绽放,即使是中秋夜晚明月当头,诗人无朋为伴,无友共赏,只好自斟自饮,借酒遣愁。景虽美人却孤,晨虽良意却闷,诗人以美景显哀情,借春江秋月将政治上失意、生活上潦倒、精神上郁闷的自我形象跃然纸上。 2.(2010·天津,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用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1)很明显,《峡口送友人》的中心意象在第一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中,“花飞”描写了花朵纷纷飘落的景象,一个“尽”字点明春天将结束,即暮春。 (2)第一首“来时万里同为客”句,第二首“自缘身是忆归人”句,分别用一个“客”字和一个“归”字,点出作者身在异乡、盼望回归故乡的游子身份,表达了共同的思乡之情。 (3)对一首诗的理解诠释,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但须在情在理,避曲说,不臆断。第一种意见着眼于景情关系,第二种意见深入揣摩诗人心理,都言之有理。 3.(2010·全国Ⅰ,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

文档评论(0)

qbjzmxj59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