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鱼钩综述.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颧(quán)骨 两鬓(bìn)斑白 青稞(kē) 搪(táng)瓷碗 煎(áo)熬 唉(ài) 收敛(liǎn) 疙(gē)瘩(da) 奄(yǎn)奄一息 抽噎(yē) 红锈(xiù) 课文总结 这篇课文运用了(外貌 )描写( 神态 )描写,(语言 )描写,( 行为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老班长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的( 舍己为人 )和( 忠于革命 )的革命精神而感动,鼓舞和震撼。 * 金 色 的 鱼 钩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 途中, 一位 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 力地照顾好 ,在即将走出 草地时,自己却 了。 1935年秋 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班长 三位红军伤员 牺牲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营养不良,老班长的眼睛都凹下去了,但还在鼓励着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 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 “老班长,你怎 么 ······” 皱紧眉头硬咽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 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他说: “怎么了,吃不 下? 要是不吃,咱们 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 们,为了革命,你们必 须吃 下去。小梁,你 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 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 费东西了。我…… 我不行啦。你们 吃吧!还有二十多 里路,吃完了,一 定要走出草地去!”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