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A.佛教盛行 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社会矛盾的尖锐,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佛教本身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其宣扬的今生忍耐来生幸福,使人感到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 B.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C.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知行合一 (含义: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儒学产生 蔚然大宗 春秋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魏晋南北朝—隋唐 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汉时得到统治者支持(汉明帝建白马寺) 主张“神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辈子忍受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⑵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 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佛、道教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的原因: 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②宗教本身的欺骗性和与麻痹性 ③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但是中国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可谓是兼收并蓄,于是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来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体系 2、理学产生于宋代的背景: 2、政治上,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重文”国策,学术氛围活跃 3、经济、文化的繁荣 4、儒学家对儒学的大胆改造 1、思想上,三教合一、儒家思想面临挑战 3、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合作学习一】 阅读以下材料,概括程朱的主要观点: 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含义: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观点三: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观点四: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即三纲五常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阅读材料,概括南宋朱熹的主要观点: 程朱理学 ①“理”是万物的本原 ②“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结小识知 内容 影响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史料再现: “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恢复良知即可成圣贤” “致良知” (含义:通过内心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总之: 王阳明心学对于程朱理学的突破表现在以“致良知”作为人生观。它高举“良知”的牌坊,企图通过“恢复良知”获得“天理”,以此匡扶天下道义,挽救乱世危亡。 陆王心学 内容 影响 结小识知 ①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②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②“致良知” ③“知行合一” 4、宋明理学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趣的作业》3调研报告.ppt
- 《幼时记趣》1(共54张)调研报告.ppt
- 《鱼我所欲也》2016调研报告.ppt
- 《鱼我所欲也》课件调研报告.ppt
- 《鱼我所欲也》上课调研报告.ppt
- 《鱼我所欲也》调研报告.ppt
- 《鱼我所欲也》中英文学校--潘克清-副本调研报告.ppt
- 《与朱元思书》2016.3.3调研报告.ppt
- 《与朱元思书》王雪静调研报告.ppt
- 《宇宙的未来》优秀调研报告.ppt
- 【练考闯】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1(新版)新人教版调研报告.ppt
- 《重金属中毒》(2015.4.21;1-2节)调研报告.ppt
- 【练考闯】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2(新版)新人教版调研报告.ppt
- 【练考闯】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调研报告.ppt
- 《周围血管疾病》教学幻灯片调研报告.ppt
- 【练考闯】2015-2016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新版)新人教版调研报告.ppt
- 《朱子家训》2调研报告.ppt
- 【六上】2.4找拱形----刘约翰调研报告.ppt
- 《朱子家训》第1课时调研报告.ppt
-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4调研报告.ppt
最近下载
- 招标代理机构入围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高中物理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习题.docx VIP
-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单招测试题(附解析)英语.pdf VIP
- 重磅——2017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及教师版.pdf VIP
- 大班《闽南红砖古厝》.pptx VIP
- 2024贵州黔南州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pdf
- 3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件(共21张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