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规划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农业大学旅游规划资料

第一章、景区发展条件分析 一、区位分析 地理位置 东北农业大学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其东临化工路,北临长江路,南临互助街,西临滨绥铁路。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97.34公顷,其中现有校区用地面积99.83公顷,新征校区用地面积61.61公顷和拟征用地面积35.90公顷。三要素相结合的格局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形成了展现历史之点,“马家花园”景石为中心,包含周边绿地,并且富有寓意的小型花园;以“许振英雕塑”为中心,将其设计成具有纪念性意义的植物景观,来缅怀先辈们的光辉成就;彰显文化之线,以明德路两侧连续绿地为依托,设计成了“大学景观”轴线,展示多彩的校园文化;继往开来之面,以新主楼北侧的临街开阔地、“五谷园”等两处地点为“面”,重点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以凸显生态性、实用性,美观性,科学性和文化性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 人文资源 东北农业大学,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现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下设19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学科覆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学校设有科技部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训部、农业部俄语培训中心,生物学设有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多层次办学,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现有各类学生27984人,其中研究生2240人,本科生15526人,专科生731人,留学生148人,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学员565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6890人,成人教育学生1884人。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拥有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定权。现有专任教师978人,其中教授191人,副教授3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05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23人等。 学校历史 学校的筹建工作最初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原东北科学院院址展开。学校接收了原长春大学农学院、东北大学农学院、东北科学院农林系等院系部分师生,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紧张的业务课补习后,学校于1949年9月15日正式开学。同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东北农学院举行了第一个校庆之后,在11月,学校迁址和平路红楼,并开始兴建王兆新校区(如图3-15)0 1952年,以“美观、坚固、适用,50年现代化,100年不落后”为设计要求的教学主楼、大礼堂竣工,随后生物馆、化学馆相继在王兆校址上投入使用。这栋具有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的砖混结构教学主楼,现已被哈尔滨市政府确定为历史建筑。建校初期,学校确立了“创办新型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学”的目标,在各地招聘教师,另外还聘请苏联专家到校任教,很快组建了以许振英、王金陵、余友泰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东北农业大学的现址为原清末官员马忠骏的“遁园”。据史料记载,马忠骏早年曾有机会到过南方,深深地被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园林艺术所打动,在其仕途顺当、踌躇满志时期,或是出于文人之雅趣、官宦之逸兴,他希望能修建一处园子,把南方的园林艺术移植到黑龙江。1919年,马忠骏开始实施这一构想,他先购置了哈尔滨东南郊的一大片土地,就此开始其建园工作和园艺活动,起名遁园。他在园内营造了“遁园二十四景”。这二十四景分别为:野人庐、无闷亭、晚稼轩、尘外亭、观山亭、归来亭、待鹤亭、葡萄井、花墅、果蹊、麦陇、瓜田、菜畦、杨膛、柳盯、模篱、枫林、豆棚、槐弄、松径、生扩、墓碑、东皋、平畴,因此,遁园也就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私人园林之一。 1933年,日寇故意将铁道横穿遁园,致使大片土地被划作拉滨铁道用地,遁园被一分为二。1947年3月1日,松江省政府与马忠骏开始合营遁园,将遁园改名为“松江省立香坊园艺试验场”,也就成了哈尔滨市最早的公私合营企业之一。到了1949年,哈尔滨市政府将遁园拨给哈尔滨农学院(后称东北农学院)用做实验农场,成了为东北农学院的教学基地。 社会经济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旅游消费意愿逐步提高。2010年中国人均GDP可望达到4000美元左右,中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国家旅游局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具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实现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哈尔滨市2015年末,旅游业将成战略支柱产业,全市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