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责任会计
第六章 责任会计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本章主要内容: 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及其构建原则 责任中心的类型以及各类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和目标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及其选择 责任报告体系的构建 作业理念对责任会计系统的影响 6.1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为什么要分权? 环境的变化 激励的要求 把重点从汇报转向管理的要求 提高参与程度和经营改良的要求 6.1 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6.1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责任会计的含义 静态 :责任单位 动态: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报告、责任考核 6.1 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内容: 划分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 确定责任目标,落实经济责任 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完善责任报告体系,有效反馈责任业绩 6.1责任会计系统的构成 构建责任会计系统的基本原则 目标一致原则 责任激励原则 可控性原则 小组讨论: 如何理解责任会计中的可控性原则?你认为利 润中心管理人员是应根据其创造的税前利润还是税 后利润进行经营业绩的评价?为什么? 6.2 构建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的含义: 组织内部具有一定权限,并能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单位。 6.2构建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的条件 拥有与企业总体管理目标相协调、且与其职能责任相适应的经营决策权 承担与其经营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责任中心的生产经营业绩,必须能够明确划分和辨认 6.2构建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的类型 : 6.2构建责任中心 投资中心 具有投资决策权 对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负责 适用于独立法人或大型集团公司的分部 6.2构建责任中心 利润中心 具有经营决策权 对经营收益(利润或贡献毛益)负责 适用于分厂、分公司等 注意区分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 6.2构建责任中心 成本(费用)中心 具有成本(费用)控制权 对可控成本(费用)负责 适用于基层作业或职能管理部门 6.2构建责任中心 注意: 责任中心所负责的成本必须是责任成本 责任成本的归集主体是责任中心 核算原则:谁负责谁承担。 负责的前提是可控 所以责任成本必须是可控成本 6.2构建责任中心 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区别与联系 6.2构建责任中心 责任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可以直接判别责任归属的费用项目,直接计入责任中心 不能直接归属于个别责任中心的费用,优先采用责任基础分配 与各中心的受益多少有关,可按受益基础分配 难以判定归属的,归入某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 不能归属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固定成本,不进行分摊 6.2构建责任中心 可控成本的判断依据 责任中心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有效的影响该成本的数额 该成本是否因责任中心全权使用的某项资产或劳务直接形成 是否该成本责任人的直接管理者 6.2构建责任中心 可控与否的相对论 相对于特定责任中心和特定时期 此责任中心可控则应彼责任中心不可控,但所有成本均应处于可控。 此时不可控的成本通过计量方式的调整、控制制度的完善等成为彼时的可控成本。 系统设计的目标之一即尽可能增强其可控性。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会计师,你将如 何制定各层次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指标?为什么? 6.3 内部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义: 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或 劳务而进行相互结算或相互转账所使用的价格标准。 6.3 内部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价格的意义: 企业战略调整的工具 有助于经济责任的合理落实 有利于客观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 有助于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有助于激励工作绩效 6.3 内部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定价的基本原则要求: 公平性 全局性 激励性 自主性 6.3 内部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依据 以成本为依据的内部转移价格 以市价为依据的内部转移价格 6.3 内部转移定价 以成本为依据的内部转移价格 成本可以是变动成本或完全成本。 具体包括:实际成本定价 标准成本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 6.3 内部转移定价 以市价为依据的内部转移价格 以公开市场上的产品或劳务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依据。 适用于有外部市场、有市价可循的中间产品或劳务。 6.3 内部转移定价 利弊比较 定价成本 公允性 激励性 稳定性 6.3 内部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定价的基本方法 机会成本定价法 协商定价法 双重价格定价法 6.3 内部转移定价 机会成本定价法 内部转移价格=单位支付成本+单位机会成本 可行的内部转移价格应该介于供应方的“最低可接受价格”和购买方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