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总论部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总论部分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上的艺术效果。.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其局限性。 (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要包括对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以及诗歌局限性的评价,还包括一些富有一贯性的意象和情感倾向的评价。对作品涉及的背景现实和作者的经历、主张、志向等要有所了解,对各类古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形成属性认识,对一些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典故传说也要有所了解。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古诗词的考查,可以发现下面的命题特点: (一)古诗词文本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曲的文学样式和顶峰时代不再严格挂钩,回归文本,回归文学。但是,相比较而言,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一些,元清次之。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选材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名家的非名诗和非名家的好诗逐渐成为命题人员热衷的选点,2006年的湖南卷甚至将《红楼梦》中的诗也选来进行赏析命题,可谓是别具匠心了。 (三)所命试题,选用的作品多为抒情和哲理特点较为突出的佳作,篇幅一般不长,所选古体诗的篇幅大约也只与律诗的字数相当。 (四)主观题仍然是命题形式的主流,并且试题也已经由简答题发展到了简析题上,甚至出现了简述题。题量一般在1~3题。   【解析】第 1 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 2 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 3 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1)暮春 飞花 (2)彼此间的惆怅心情;思念故乡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友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一)依托课文诗词,拓展鉴赏知识 (二)辨认鉴赏区域,积累课内外诗词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 (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语情语、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 (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 (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 (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3.了解诗人思想性格,把握不同诗人的风格特点;鉴赏时善于对比揣摩,推此及彼。 (1)从诗歌表现的不同内容上把握。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夸参、王昌龄的边塞诗;曹操、鲍照、杜甫、李商隐的咏史咏怀诗;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等。 (2)从诗歌体现的不同风格流派上把握。如:苏轼、黄庭坚、辛弃疾、陈亮的豪放词;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的婉约词等;李白、杜牧、李贺的浪漫诗,杜甫、白居易、陆游的写实诗等。 (三)总结规律,把握答题技巧 1.反复体味,读懂原诗。读懂原诗是答好诗歌鉴赏题的关键,因此答题之前要反复体味,把原诗读懂,了解作者为什么而写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1)注意分析诗题。古诗题目往往概括主要内容,写作环境、写作目的,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分析诗题,有助于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2)注意利用注释。有的诗歌后面加了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扫清阅读理解原诗时的障碍,一定不可轻易放过,要认真细读,充分利用。 (3)调动积累,推此及彼。对于熟悉的作者,要注意联系其生平和作品产生的时代,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把握诗中表现的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有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这些形象在诗词中的表现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