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能量子假设分解
20世纪初物理学两朵乌云 19世纪的最后一天,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欢聚一堂。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W.汤姆生(即开尔文男爵)发表了新年祝词。他在回顾物理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说,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饰工作。同时,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却若有所思地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W.汤姆生在1900年4月曾发表过题为《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上空的乌云》的文章。他所说的第一朵乌云,主要是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漂移说相矛盾;他所说的第二朵乌云,主要是指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势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实验不等的结果,其中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开尔文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物理学权威,他的说法道出了物理学发展到19世纪末期的基本状况,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主要思潮。 普朗克“孤注一掷”提到的这个理论太具有革命性了,物理学家们不能马上接受。甚至也超出了普朗克本人的接受能力。 在接下来数年里他几次动摇对自己理论的信念。普朗克有时把它称作只不过是一种数学游戏。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支持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普朗克非但没有支持,甚至到了1909年还在反对光量子假说。 1927年在意大利科莫为纪念伏打逝世100周年而举行的国际物理学讨论会上,玻尔作了关于量子力学的报告,被看做是量子力学的正式成立仪式。 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与会者合影 1927年 量子物理基础 1927年索尔维会议 爱 因 斯 坦 郎之万 洛仑兹 居里夫人 普 朗 克 大 布 喇 格 埃 伦 法 斯 特 康 普 顿 薛 定 格 德 布 洛 意 玻 尔 泡 利 热辐射 : 由温度决定的物体的电磁辐射。 一. 热辐射 1 能量子假设 头部热辐射像 头部各部分温度不同,因此它们的热辐射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通过热象仪转换成可见光图象。 辐射和吸收达到平衡时,物体的温度不再变化,此时物体的热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 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同时,也吸收电磁波。物体辐射本领越大,其吸收本领也越大。 室温 高温 吸收 辐射 白底黑花瓷片 单色辐射出射度(单色辐出度):一定温度 T 下,物体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 发射的波长在 ?~ ? +d? 内的辐射能 dM? 与波长间隔 d? 的比值 辐出度:物体 温度 T 单位表面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辐射能,为 温度越高,辐出度越大。另外,辐出度还与材料性质有关。 ? 说明 二.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绝对黑体 黑体 :能够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且不反射和透射的物体。 黑体辐射的特点 : 与同温度其它物体的热辐射相比,黑体热辐射本领最强 煤烟 约99% 黑体模型 物体热辐射 温度 材料性质 黑体热辐射 温度 材料性质 中国是瓷器之国 德化古瓷窑 瓷窑 — 黑体 ?观火孔之一? 观测窑温 1.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式中 辐出度与 T 4 成正比. 0.5 1.0 1.5 2.0 10 5 0 MB? 10-7 × W / m2 · ?m ? ? m 可见光 5000K 6000K 3000K 4000K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由斯洛文尼亚物理学家约瑟夫·斯特藩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耳兹曼分别于1879年和1884年各自独立提出。提出过程中斯特藩通过的是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玻耳兹曼则是从热力学理论出发,通过假设用光(电磁波辐射)代替气体作为热机的工作介质,最终推导出与斯特藩的归纳结果相同的结论。 2. 维恩位移定律 1893维恩在炉子上钻了一个小孔,模拟理论黑体。发现峰值波长 ? m 与温度 T 成反比。 获1911年Nobel奖。 0.5 1.0 1.5 2.0 10 5 0 MB? 10-7 × W / m2 · ?m ? ? m 可见光 5000K 6000K 3000K 4000K 1965年,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位于贝尔电话实验室进行卫星通信实验。他们架设了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用以接受“回声”卫星的信号。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他们发现,在波长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日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而可以判定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起初他们怀疑这个信号来源于天线系统本身。他们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清除了天线上的鸽子窝和鸟粪,然而噪声仍然存在。迪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对这个发现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即:这个额外的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