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麻疹课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3-6 王娟,女,8岁,元旦放假去公园游玩回来后出现头痛、 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上感”症状。护理体检:急性病容, 体温38℃,眼结膜充血,咽部发红,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 湿啰音,心律整齐,90次/分,入院3天后全身出现皮疹,始 于耳后、发际皮肤,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初 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变成暗红色。体温升至39.5℃。经临床诊 断为麻疹,最后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问题:①说出本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②入院后在护理体检上遗漏了哪一项重要检查? ③请做出该患者的护理诊断。 一、疾病概述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病原学 麻疹病毒 属副粘病毒科,RNA病毒 只有一个血清型 ---- 抗原性稳定(疫苗免疫稳定) 病毒培养及传代 ---- 减毒活疫苗 抵抗力弱 ---- 疫苗冷藏保存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典型麻疹分三期 前驱期 出疹期 并发症 1. 喉、气管、支气管炎 2. 肺炎 3. 麻疹脑炎 4. 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2. 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1岁者每日给10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1~4周后应重复。 3. 中药治疗 二、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近期小儿所在托儿所、幼儿园有无麻疹流行; 家人、邻居等密切接触者中有无麻疹患者; 是否进行过麻疹疫苗接种; 以往是否患过麻疹。 二、护理评估 (二)身心状况 1. 症状评估:重点了解最近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注意有无高热,眼结膜有无充血、畏光、流泪。有无脓性痰、气促、烦躁、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并发症表现。 2. 护理体检:重点检查有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的形态、出疹时间、出疹顺序及分布特点;有无结膜充血;有无鼻翼扇动,口唇是否发绀,以及肺部有无啰音和心率、心音情况等。 3. 心理社会状况:由于发热、出疹、全身不适等使小儿烦躁、哭闹、拒食,父母焦虑不安。 二、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资料 可查出麻疹病毒抗原及血清特异性抗体。 多核巨细胞的检查比麻疹黏膜斑出现早,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注意周围血白细胞的高低。 必要时看胸片了解肺部及心脏情况。 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和肺部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出疹、不思饮食有关。 4.潜在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 与抵抗力下降,并发细菌感染有关。 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四、护理目标 五、护理措施 五、护理措施 1.实施呼吸道隔离 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隔离期间护士接触患者后应在通风处停留20分钟左右。 对在家中治疗的患者,必须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间(婴幼儿可由家长陪伴),室内应开窗通风,限制外人、尤其易感儿童进屋探视。 患者用物如毛巾、衣被等应勤洗勤晒。 五、护理措施 2.饮食护理 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喂温开水,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不可忌嘴,恢复期尚应加餐。 3.保持皮肤、口腔、鼻腔及眼的清洁 发疹期应清洁皮肤,勤翻身和更换内衣。 眼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液清洗。 五、护理措施 4.体温过高的护理 出疹期一般不用退热。 禁用冷敷,忌用酒精擦浴。 无并发症,体温>39.5℃,酌情给小剂量退热药 5.并发症的观察 出疹时高热骤退 疹出齐后高热不退 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严重并发症的观察应重点放在婴幼儿。 五、护理措施 6.预防和健康教育 做好麻疹的预防宣传。 对麻疹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4周。 流行期间易感儿不要去公共场所。 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年幼体弱者接触麻疹患者后,应争取在5日内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0.1~0.2ml/kg进行被动免疫。 六、护理评价 小结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好发于6个月至5岁小儿。 护理上出疹期要仔细观察皮疹的特点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