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人民日:“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docVIP

12月14日人民日:“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月14日人民日:“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本报记者 陆娅楠《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 01 版)   李东晓在执行作业。   张京明摄(新华社发)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高铁开回家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CRH3型国产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李东晓是老大哥,驾驶经验最丰富,求知欲最强,而且问题总能问到点子上。他提的问题,实战性强,又体现中国国情,常常把德国专家问懵,最后不得不挂越洋电话回总部,请教大总工。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把驾驶台上的“鸟语”背成了“顺口溜”,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   当天,迈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这位在培训中一直不苟言笑的大块头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摘下徽章,别在李东晓胸前,还来不及夸赞,便被庆功的人潮吞没了。   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李东晓正在北京南站做测试,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李,你赢了,中国司机好样的。一人一枚,一个不少!”   爱岗敬业,勇攀登,冲出中国高铁第一速   “开车回家”,这不是李东晓完成的第一项高铁任务。早在2008年2月,京津城际高铁铺通后,李东晓受命第一个试线,他驾驶着内燃机车牵引的动车组风驰电掣,冲出时速220公里的速度!这是当时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   “东晓心细,善于积累,技术精

文档评论(0)

yuerang3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