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
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可放射出α射线、 β射线、γ射线和电子俘获等,但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同 时放射出这几种射线。核衰变的速度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也 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通常用“半衰 期”来表示。半衰期(half-life)即一定数量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减少到其初始值一 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如磷-32的半衰期是14.3天,就是说,假使原来有100万个磷-32 原子,经过14.3天后,只剩下50万个了。半衰期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一特征常数,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不同的半衰期,衰变的时候放射出射线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同位素 符号 半衰期 β射线能量(MeV) 氢-3 3H 12.3年 0.018 碳-14 14C 5720年 0.156 磷-32 32P 14.3天 1.71 硫-35 35S 87.1天 0.167 碘-131 131I 8.05天 0.605 人造元素一览表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发现者 发现年代 半衰期 43 锝 Tc 西格雷,佩里埃 1937 Tc97 260万年 61 钷 Pm 马林斯基等 1945 Pm145 18年 85 砹 At 西格雷,科森等 1940 At210 8.1小时 87 钫 Fr 佩雷 1939 Fr212 20分钟 93 镎 Np 麦克米伦 1940 Np237 214万年 94 钚 Pu 麦克米伦,西博格 1940 Pu244 7.6×107年 95 镅 Am 西博格,吉奥索 1944 Am243 7370年 96 锔 Cm 西博格,吉奥索 1944 Cm247 1.54×107年 97 锫 Bk 西博格,汤普生等 1949 Bk247 1400年 98 锎 Cf 西博格,吉奥索等 1950 Cf251 900年 99 锿 Es 西博格,吉奥索 1955 Es254 276天 100 镄 Fm 西博格,吉奥索 1955 Fm257 82天 101 钔 Md 吉奥索 1955 Md258 55天 102 锘 No 弗列罗夫等 1957 No259 58分钟 103 铹 Lr 吉奥索 1961 Lr260 3分钟 104 Rf 弗列罗夫,吉奥索 1964,1968 ~1分钟 105 Db 弗列罗夫,吉奥索 1970,1970 ~40秒 106 Sg 美,苏 1974 ~0.9秒 107 Bh 联邦德国 1981 ~10-3秒 108 Hs 联邦德国 1984 ~10-3秒 109 Mt 联邦德国 1982 5×10-3秒 二、放射性强度及其度量单位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的减少服从指数规律。随着时间的增加,放射性原子的数目按几何级数减少,用公式表示为: N=N0e- λt这里,N为经过t时间衰变后,剩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N0为初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λ为衰变常数,是与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性质有关的常数λ=y(t)=e-0.693t/τ,其中τ指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衰变,它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数目叫做放射性强度(radioactivity),放射性强度的常用单位是居里(curie),表示在1秒钟内发生3.7×1010次核衰变,符号为Ci。 1Ci=3.7×1010dps=2.22×1012dpm 1mCi=3.7×107dps=2.22×109dpm 1μCi=3.7×104dps=2.22×106dpm 1977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发表的第26号出版物中,根据国际辐射单位 与测量委员会(ICRU)的建议,对放射性强度等计算单位采用了国际单位制(SI), 我国于1986年正式执行。在SI中,放射性强度单位用贝柯勒尔(becquerel)表示,简称贝可,为1秒钟内发生一次核衰变,符号为Bq。1Bq=1dps=2.703×10-11Ci该单位在实 际应用中减少了换算步骤,方便了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