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LG101 - Spring 2003 - Dr. Fouch 1、什么是地震? 断层突然运动 释放能量 引起的剧烈地动 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 地震图 大地晃动 土壤液化 滑坡、岩崩 海啸 火灾、疾病, 等 大地振动和晃动使建筑物毁坏 晃动的程度和时间是为影响毁坏程度的重要因素 土壤液化和余震加剧破坏程度 土壤液化 受摇晃时,土壤失去强度,如同液体般流动 湿的、松散的土壤和沉积物最易受影响 地震期间大地振动和强烈晃动可在山区引发滑坡 海啸的一些特征 在广海上的传播速度极高 (可高达 800 km/hr!) 在海上几乎注意不到(如,波长160km、浪高0.6-2m) 当其接近陆地时,浪高可达15-30米以上 并非仅仅由地震引发: 印尼Krakatoa火山爆发 (1883) 造成 40m 高的海啸,印尼海岸有36,000 人被淹死 海啸的传播速度 余震: 发生于主要地震之后的小震动 在主要地震之后的数月乃至数年中可能发生数千次余震 虽然其强度一般随时间推移而减弱,但余震仍然可能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地面振动会使输电线和输气管线断裂、引起火灾 …并损坏供水干线,给救火带来困难 旧金山1906年地震引发的大火 地震预测: 成功与失败 1975年, 在东北海城附近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在地震发生前5小时,我国地震学家作出了成功预测。大约100万人被撤离家园。地震使海城的半数房屋倒塌,死亡仅数百人。 时隔一年之后的1976年,在唐山市发生了里氏 7.8 级的地震,但震前人们却没有得到任何警告:唐山市几乎被夷为平地,超过240,000 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5、地震的危害 海啸 是由地震、滑坡、火山爆发等引起的位移造成的巨大海浪 可对远离震中的地方造成巨大破坏 断块运动 海啸 海啸造成的破坏: 阿拉斯加1964年地震 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 级地震。 震中:印尼北苏门达腊西海岸外的海域 2004印尼地震及海啸死难人数: 135,236 100 分钟后 2004年苏门达腊地震 图中每条色带表示在广海传播 1 小时。发生于苏门达腊的海啸在 7 小时后到达索马里. 5、地震的危害 余震 1964年阿拉斯加里氏8.6级地震之后发生的余震(3月27日-12月31日)。余震的震级为4.4-6.7级。 5、地震的危害 火灾 “震前迹象” 前震 (大震之前的一系列小震) 地面倾斜/高程变化 地下水水位/成分变化(氡含量异常) 地声(次声波)、地光(电磁波辐射) 动物行为异常? 6、地震预测 “科学预测” 根据特定断层的“地震史”,计算沿该断层某处发生地震的概率 热红外异常-地壳深部物质在震前产生微裂隙,放出气体,形成 局部“温室效应”。可用卫星红外遥感探测 6、地震预测 卫星红外线遥感图 云南丽江县 1996年2月3日 7.0级地震 震前49天成功预报 * 地震 第十二章 本章主要内容: 什么是地震 全球地震分布-地震与板块构造运动 地震的记录与定位 地震的度量 地震的危害 地震预测 土耳其 1999.8 1、什么是地震? “弹性回跳”理论 断层 围栏 a.初始位置 b.变形、能量积聚 c.破裂,能量释放 d.岩层回弹至变形前的形状 位移量 断层 地质家眼中看到的… 震源:断层面上震动发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1、什么是地震? 震源与震中 地震波 震中 震源 断层 断层崖 全球地震的绝大多数发生在板块边界(提供了地震释放总能量的95% ) 浅源(70km)、中源(70-350km)和深源 (350-670km)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边界类型之间 存在关系。浅源地震最普遍,占地震释放总能量 的85%;中源-12%;深源-5% 板块内部的地震常常与古板块边界或造山带有关 2、全球地震分布-地震与板块构造运动 全球地震分布 两个主要的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全球地震分布与板块边界的关系 全球不同深度地震的分布(1975-1995) 震源深度 裂谷 裂谷 大洋中脊 洋壳 陆壳 离散型板块边界- 基本为浅源地震 缝合带 大陆 大陆 洋壳 海沟 大陆 岩石圈 汇聚型板块边界- 大陆缝合带:以宽的浅源地震带分布为特征 俯冲带:浅源和几乎所有的中源、深源地震 平错型板块边界- 浅源地震(带) 地震仪-记录地震波的仪器 3、地震的记录与定位 地震仪与地震图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汉?张衡) 摆锤 弹簧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转动纸筒 摆锤 岩石 地面振动 支架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拉线 现代地震仪 纵波到达时间 横波到达时间 振 幅 纵、横波间隔 时 间(秒) 地震观测站 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