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4-2 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7.5 安培环路定理 7-5-2 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1990年,IBM公司的科学家展示了一项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成果,他们在金属镍表面用35个惰性气体氙原子组成“IBM”三个英文字母。 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 下图所示的是在电解液中得到的硫酸根离子吸附在铜单晶(111)表面的STM图象。 §7.7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7.8 磁介质(原子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 2.抗磁质 特点:分子固有磁矩等于零,因此不存在顺磁效应。 + - + - + - + - 结论: 附加电子磁矩 的方向总是和外磁场 方向相反。 由于分子中每一个运动电子都要产生与外磁场反向的附加磁矩 ,分子中各电子附加磁矩的矢量和即为分子的附加磁矩 。磁 介质中大量分子的附加磁矩在宏观上对外显示出磁效应。这一磁效应与外磁场方向相反,我们把它称为“抗磁效应”。 注意: 在抗磁质和顺磁质中都会存在抗磁效应,只是抗磁效应与顺磁效应相比较要小得多,因此在顺磁质中,抗磁效应被顺磁效应所掩盖。 7-8-2 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 1. 磁化强度 为了反映磁化程度的强弱,引入“磁化强度矢量” 磁化强度:磁介质中某一点处单位体积内分子磁矩的矢量和。 单位: 磁化强度是空间坐标的矢量函数。当磁化强度矢量为恒矢量时,磁介质被均匀磁化。 注意: 2. 磁化电流 以长直螺线管为例: 介质磁化以后,由于分子磁矩的有序排列,其宏观效果是在介质横截面边缘出现环形电流,这种电流称为“磁化电流”(Is )。 磁化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区别 磁化电流是分子电流规则排列的宏观反映,并不伴随电荷的定向运动,不产生热效应。而传导电流是由大量电荷作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磁化面电流密度:介质表面单位长度上的磁化电流 磁化强度矢量的大小与磁化面电流密度的关系 Is l 结论:磁化强度在数值上等于磁化电流面密度,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Is a d c b 磁化强度环量: 结论:磁化强度 沿闭合回路的环流,等于穿过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化电流。 7-8-3 磁介质中的磁场 磁场强度 磁介质在磁化后,由于外磁场 和附加磁场 都属于涡旋场。因此,在有磁介质存在时,磁场中的高斯定理仍成立。 1. 有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 2. 有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定义“磁场强度” 存在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实验指出: 系数?m称为“磁化率” 结论:磁场强度 沿任一闭合回路的环路积分,等于闭合回路所包围并穿过的传导电流的代数和(在形式上与磁介质中的磁化电流无关)。 单位: 令: 称为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令: 称为磁导率 (1)在真空中: (2)在顺磁质中: (3)在抗磁质中: Io ?r ?r 例5. 一半径为R1的无限长圆柱形直导线,外面包一层半径为R2,相对磁导率为?r 的圆筒形磁介质。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0 。求磁介质内外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解: R2 R1 Io ?r ?r 7-8-4 铁磁质-视频 铁磁质是一种强磁质,磁化后的附加磁感应强度远大于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因此用途广泛。铁、钴、镍以及许多合金都属于铁磁质。 1. 磁滞回线 a o H B Br -Hs Hs b c d e f Hc Oa: 起始磁化曲线 Hs : 饱和磁场强度 Br : 剩余磁感应强度 Hc : 矫顽力 铁磁质的特点: 能产生非常强的附加磁场B′甚至是外磁场的千百倍。而且与外场同方向。 B 和H 呈非线性关系,? 不是一个恒量。 高? 值。 磁滞现象,B 的变化落后于H的变化。 铁磁质的分类: H B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细而窄,矫顽力小。 磁滞损耗小,容易磁化,容易退磁,适用于交变磁场。如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的铁芯。 硬磁材料: H B 磁滞回线较宽,剩余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都比较大。 适合于制造永磁体 H B 矩磁材料: 磁滞回线接近于矩形,剩余磁感应强度Br接近于饱和磁感应强度Bs。 适合于制作记录磁带及计算机的记忆元件。 2. 磁畴 磁畴大小: 每个磁畴所含分子数: 根据现代理论,铁磁质相邻原子的电子之间存在很强的“交换耦合作用”,使得在无外磁场作用时,电子自旋磁矩能在小区域内自发地平行排列,形成自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区域称为“磁畴”. 用磁畴理论可以解释铁磁质的磁化过程、磁滞现象、磁滞损耗以及居里点。 单晶磁畴结构示意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