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三节 外动力地质作用 地下水——指埋藏于地下的水,即地表以下松散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的水。 三、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一)概述 1、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的水,即地表以下松 散堆积物和岩石孔隙中的水。 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源于地表水,由大气降雨、冰雪融化、地表流水和湖水通过各种裂缝、孔隙和孔洞渗入地下聚集而成。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气体:——O2、N2、CO2 矿物质:—— Na+、K+、Mg2+、Ca2+、SO4-2、HCO3-1 胶体物质:——SiO2、Al2O3、Fe2O3 2、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地壳的改造作用。 发育地区:气候炎热且具有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 3、地下水储存空间: 孔隙、裂隙和洞穴 4、影响地下水的数量及运动特点的重要因素: 孔隙度、渗透率 (1)孔隙度: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PP=(VP/V)?100%. 影响因素:颗粒的大小、分选、磨圆、胶结和压实程度。 (2)渗透率:指水流过岩石的相对难易程度。 渗透率的大小决定了地下水的运动速度。 影响因素:孔隙大小、连通情况。 砂岩、砾岩:孔隙度30-50%,连通性好,渗透性好 粘土岩:孔隙小,渗透性极低。 透水层:渗透性好、能透水的岩层。如砂岩、砾岩等。 不透水层(隔水层):不能透水的岩层。如泥岩等。 含水层:被地下水充满的透水层。 2、地下水的运动类型 (1)包气带: 水以薄膜或水滴形式存在,其余被空气充填,故称包气带。主要呈垂直运动,故称垂直运动带;吸附力大于重力——称毛细管水,此带常发生氧化作用。 (2)饱和带——包气带以下,地下水下渗,遇到隔水层汇聚,而充满孔隙,形成饱和带;因受重力影响,饱和带的水沿隔水层顶面近水平方向运动,故称水平运动带。 层间水 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含水层里的地下水。受重力影响缓慢流动,其顶面为潜水面。 层间水: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水的流动自高处向下流动。 承压水:承受上部水的静水压力。 自流水:自行喷出地表的承压水。 承压水 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溶蚀、搬运、沉积 地下水的流动以缓慢渗透为主,地质作用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 包括侵蚀、搬运、沉积。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指地下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1)机械潜蚀作用:冲力比较小,一般仅能冲出松散沉积物中的粉砂、粘土,比较微弱。 (2)化学溶蚀作用:富CO2和有机酸的地下水溶蚀矿物的作用。 CaCO3+CO2+H2O Ca(HCO3)2 CaCO3+2HNO3 Ca(NO3)2+H2O+CO2 喀斯特(岩溶):以地下水为主,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地貌。 岩溶发育于气候湿热地区与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世界占34%,我国占14.3%。 包气带 地下水在地表附近沿裂隙流动,溶蚀岩石——溶沟、石芽——进一步扩大——石林。 溶沟与石芽 云南石林 常见岩溶地貌(喀斯特): 石林、落水洞、溶蚀漏斗、溶洞、溶蚀谷、天生桥、孤峰、峰林 岩溶形成条件:节理等裂隙发育; 厚层的产状平缓的可溶性岩石; 丰富的可流动的地下水。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地下水的动能较小,因而机械搬运力较小,只搬运细小的泥砂物质,而以化学搬运(溶运)为主。 化学搬运方式:呈胶体、真溶液搬运 溶运物:以重碳酸钙为主, 其次为氯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等。 3、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以化学沉积为主,机械沉积仅出现在大洞穴的地下河流中。 化学沉积原因:压力降低,水中的二氧化碳溢出;或水温降低以及蒸发等使溶液达到过饱和而发生沉淀。 沉积的主要场所:泉口、溶洞、裂缝、孔隙 (1)泉口附近的沉积作用——泉华 温度和压力降低,使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沉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泉华。 如:四川北部的黄龙寺景点为阶梯状的钙华。 五彩池是散落在山坡上的一片大小不一的钙化水池群,深蓝浅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年级下册_探访自然奇观2讲述.ppt
- 第2章消化系统解答.ppt
- 6气体动理论(孟改)讲述.ppt
- 6气体动理论基础g1讲述.ppt
- 6气体动理论基础g讲述.ppt
- 6气体修改2012讲述.ppt
- 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的影响(鲁教版)解答.ppt
- 第2章小儿生长发育解答.ppt
- 6强心苷对兔心的毒性作用和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讲述.ppt
- 地球上的水水循环解答.ppt
- DB14_T 3135-2024 中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金银花.docx
- DB14_T 3156-2024 公路扬尘防治技术要求.docx
- DB15_T 350-2024 羊狂蝇蛆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15_T 351-2024 牛羊肝片形吸虫病防制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945-2024 沙地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706-2022 库伦荞麦粉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756-2022 高寒地区灵芝种植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757-2022 高寒地区灵芝种植杂菌控制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794—2022 大兴安岭北麓春小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808—2022 地理标志产品小文公大蒜.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