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保鲜特性 按薯块的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四种类型。 白皮种薯块表皮呈淡黄色、芽眼鲜红色,肉为白色,含水量较多,适宜春季栽培,不耐贮藏。 红皮种薯块为圆形,表皮呈红色,芽眼较深,肉淡黄白色,耐贮藏,春、秋季均可栽培。 黄皮种薯块为长块状扁圆形或圆筒形,表皮呈黄色或姜黄色,肉黄色或淡黄色,芽眼深浅不一,其抗病性较强,春秋季均可栽培。 紫皮种薯块呈圆形,表皮为紫色,芽眼浅而少,肉为黄白色。 (二)、采收与预处理 马铃薯的生长与成熟无明显的界限,无法找出成熟指标。一般以植株的衰老来判定成熟,在茎叶转黄时采收。 马铃薯愈伤处理能够显著地减少马铃薯在采收后贮藏中的损失。 (三)、贮藏方法 1、常温贮藏:主要有堆藏和架藏。 (1)马铃薯堆藏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入窖前应经过3~5小时的风凉散湿,以降低表皮水分。经过愈伤处理的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2℃,贮量一般以占窖容量的70%为宜,筐装堆垛与窖顶应有33~67cm的距离,以便于通风和检查。马铃薯入窖后,应隔10天后再盖,并留一个直径为23cm的通风口,待立冬后再全部盖严。 各大城市常用通风库堆藏马铃薯。先做好库房熏蒸消毒,再地面铺板条箱,中间留通风道,薯堆中放进若干竹制通气筒,以利于薯堆的通风散热。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贮藏和秋马铃薯的贮藏(气温较低)。入库一周内,每天用风机排换气2~3次,待块茎表皮干燥为止,以后逐渐减少通风,在适宜条件下,马铃薯可贮存6个月。 2、低温贮藏 先愈伤处理,然后贮藏于3.3~4.4℃温度和85%相对湿度中,贮藏期可达34周。一般相隔1个月左右检查一次,剔出变质的薯块,防止互相传染而大量腐烂。堆桩时应留一定的通风道,防止库房中氧气不足而引起马铃薯的黑病。加工用的马铃薯片和法国油煎马铃薯的原料,其贮藏温度为10~12.8℃,相对湿度为90%。这样才能防止出现糖积累而导致的褐变。 3、辐射保鲜:应用10~20千拉德剂量r—射线处理,能抑制马铃薯的发芽,辐射后马铃薯贮于0~26℃下。在温暖地区因贮温高会造成大量损耗,贮温最好限制在15℃以内,经辐射的块茎煮熟后往往变暗色。 (四)、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铃薯贮藏中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环腐病,另外有细菌性软腐病(Erwinia caratovora)、漏腐病(Phthium sp)、干腐病(Fusarium spp.)等。其中细菌性软腐病对夏季贮藏的马铃薯造成很大的威胁,防止机械伤、愈伤处理、增加库房通风防薯堆过分潮湿,可防止该病。 马铃薯环腐病(Clau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donicum)是马铃菌贮藏中最主要的病害。该病是由棒状杆菌属细菌侵染所致。该病菌发育的适温为20~23℃,绝大多数发病是由伤口侵入,不能从自然孔道侵染。 防治方法主要是马铃薯在贮藏前要避免出现伤口,进行愈伤处理,并在贮藏中保持较低的温度。另外,选用无病的种薯,在田间清除患病植株。临近收获时减少浇水,防止积水以及收获后仔细剔除病薯都很重要。 1、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维管束变色,呈一环状腐烂,使皮层与髓部分离。本病由有病的种薯传染给植株,然后再传染给所生产的块茎,在贮藏期间发展蔓延。 是鞭毛菌亚门疫霉菌属真菌侵入引起。病薯在潮湿环境下,在芽眼或皮目处常长出白色菌丝。病斑处常有细菌及其它病菌再次侵染。该病孢子在干燥环境下或4.5℃以下温度时,不会发芽。 2、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症状:病部呈现不规则形、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夏季病薯常呈湿腐状态,病部能侵入肉内1.27cm深度以上。秋冬季病薯患处通常干燥坚硬,并呈革质。 防治方法 防治该病主要通过选用无病的种薯,低温贮藏。另外,在田间和采后可用敌菌灵等农药防治。从已发生本病的田间采收时,必须等地上部已受霜害,或用化学药剂杀害地上部或自然成熟后再行采收,采收后要注意剔除病薯。 用于长期贮藏或长距离运输的番茄应选择在绿熟期采收。短期贮藏或近距离运输可选用微熟期至半熟期的果实。立即上市出售的果实则以半熟期至坚熟期采收为好。而完熟期的果实含糖量较高,则适宜作加工原料。 (三)、贮藏方法 1、常温贮藏:主要有窖藏、通风库贮藏和温室堆藏等。番茄窖藏在秋季进行,窖的深度取决于当地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 贮藏前期应通风降温,后期当窖温下降到10℃左右时,开始用空气加热线加温,保持温度在11~13℃之间。窖内相对湿度可利用泼水、加生石灰或通风等措施控制在85%~90%。贮藏期为30~40天。番茄通风库贮藏和温室堆藏与其窖藏相似,主要控制好温度湿度。 2、低温贮藏:顶熟番茄贮藏温度为10.0℃,供出口的番茄一般在12℃下贮藏和运输是最好。完熟番茄贮藏温度为0~2℃。 (四)、采后病害及其防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边防护方案精编.doc
- 临沧市临翔区鸭子塘水库输水导流隧洞工施工管理精编.doc
- 寿力空压机培训分解.ppt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理论试题A(含答案)精编.doc
- 临床护士能力考核试卷精编.doc
- 受精的过程分解.ppt
- 受精作用设计二分解.ppt
- 对腰间盘突出症的再认识精编.ppt
- 受力专题(讲完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后用)分解.ppt
-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2精编.doc
-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第16课《白杨礼赞》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减数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变异.pptx
-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ppt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新闻概括题.pptx
- 第6课《我看》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 第21课《人民英雄永存不朽》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西河池罗城特聘农机技术指导员的(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b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