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含照片)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威海苹果园标准化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苹果轮纹病(开花前需要防治的主要病害) 苹果轮纹病是一种高糖病害,主要侵害果实中含糖量高的品种,同时在果实上的发病期也是在果实中糖分含量达到一定的量时表现出来。造成轮纹状烂果的病原除轮纹病菌外,还有苹果、杨树等的干腐病菌。 果实受害,多在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的褐色小斑点. 轮纹病以分生孢子器在枝干上的病瘤上的小黑点中越冬,来年苹果座果后不久,当降雨量在10mm以上时,枝干病斑上的这些小黑点,陆陆续续地释放病菌的分生孢子,释放的孢子靠风雨的作用传播到果实和枝干上,然后经过发芽、长出芽管,通过果实和枝干上的皮孔进入到组织中。 因此,控制轮纹病的发生,铲除枝干上的病瘤非常重要。 每年在苹果休眠季节,应刮除枝干上的轮纹病病瘤。在树体发芽前喷施铲除剂。可使用: 43%戊唑醇15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 72%杜尔乳油300倍液。 除防治轮纹病外,也兼治腐烂病、炭疽病。 2、苹果绵蚜(开花前需要防治的主要虫害) 苹果绵蚜在胶东一年发生8—9代,主要以一龄和少数二龄若虫在树体上群聚越冬。越冬的部位大多在中、下部的主枝和大枝上。在枝干上有愈伤组织、剪锯口、皮隙缝等处或在根瘤上群集。越冬的成活率随越冬群体的大小而不同,群体越大,成活率越高,如群体小死亡率可达80%。来年春季,胶东地区在4月初开始出蛰转移。 雌蚜:?身体呈倒卵圆形,暗红褐色,身体上被以白色蜡质的绵状物。触角6节,无次生感觉孔。复眼红黑色,有眼瘤。腹管痕迹状,尾片不突出。 在苹果绵蚜出蛰前,防治越冬的虫体是全年控制其发生危害的最关键技术。此时进行防治,既省时、省事,又省钱。 在清明前,越冬虫群尚未分散前进行。可使用50%氧化乐果乳油5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剂300倍液或5%吡虫清乳油50倍液。将药剂混在废柴油或黄泥浆中。用药油或药泥涂抹树体上有白粉的地方。 3、白粉病(花期和花后防治期需要防治的病害) 谢花后防治病害应选用能够兼治白粉病的药剂。在一般情况下可使用70%丙森锌(安泰生等)800倍液、70%代森联(品润)8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 在园中锈病和白粉病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可使用43%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等控制病害发生的药剂。也也可使用代森锰锌类。 4、苹果小卷叶蛾(花期和花后防治期、麦收前需要防治的虫害) ?成虫:??体黄褐色,前翅长方形,中带由中部向后缘分杈,呈“h”形。前翅具两种类型,一种正常型,各种斑纹可见但不十分明显。另一种翅面鳞片呈鱼鳞网状丝纹,各种斑纹十分明显。 卵:??扁圆形,乳黄色,多粒卵—常为30—70粒呈鱼鳞状排列。 幼虫:体翠绿色或黄绿色,整个虫体两头尖。头明显窄于前胸。大幼虫头黄褐色或黑褐色。幼虫性情活泼,一遇振动常吐丝下垂。第一对胸足黑褐色,具6根以上臀刺。雄虫在胴部第7、8节背面具一对黄色肾形的性腺。 在山东一年发生三代,以小幼虫潜藏在树体上的老翘皮、等处做一薄茧越冬。来年春季当中熟品种苹果盛花期时为小幼虫出蜇盛期。当出蜇率达到20%时,为全年防治的第一次重点时期。此时小幼虫常为害幼芽、花蕾及嫩叶,稍后卷叶为害。幼虫为害时有转叶现象。 出蜇期和卷叶为害前期是全年防治的第一次重点。出蛰期全园定点调查,当累积出蜇率达到20%时,进行防治。或花后结合其它害虫一并防治。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来年春季,组织人力摘除受害虫苞。 (2)喷药防治 结合潜叶蛾的防治,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或20%杀蛉脲悬浮剂 8000倍液。也可使用20%美满(甲氧虫酰肼)4000倍液或10%呋喃虫酰肼(福先)1500倍液。 麦收前也是防治苹小卷叶蛾的关键适期。进入5月下旬后,幼虫老熟化蛹。在麦收前(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主要在夜晚活动,但白天也可活动。 成虫产卵常与大气湿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需要7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天气干燥情况下常出现遗腹卵。 一代卵卵期9—10天,于麦收间或麦收后孵化。幼虫孵化后马上吐丝扩散,此时是全年防治的第二次关键时期,当孵化率达到70%时进行防治。 从此代开始小幼虫先在老卷叶中,或将两片叶粘合在一起,或将叶片粘连于果面上,啃食果皮和叶片,也可在两果间啃食果皮。近年来,常发现该虫钻到果袋中啃食果皮。 第一代成虫于7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第二代成虫于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由于第二代、第三代世代重叠,对防治不利,因此全年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