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火中的女孩 《战火中的女孩》,亦称为《火从天降》, 作者黄功吾, 这幅照片奇迹般的改变 了黄功吾的一生。黄功吾是美籍越南人, 他的哥哥也是战地摄 影记者, 1965年, 哥哥在采访时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大嫂 便向美联社推荐了黄功吾, 自此黄功吾就担任起了美联社 在越南战场上的拍摄任务。 黄功吾称,自己是顶替死去的 哥哥去拍照,当年他只有 十六岁。 战火中的女孩 1972年6月8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南越一架飞机向南越平民误投了燃烧弹。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迫使孩子们惊慌的逃命, 一个女孩被弹片击中,不得不扒掉燃烧的衣服。而在孩子们的旁边, 是一群迈着悠闲步子的越南25师士兵, 仿佛那些孩子们的哭喊根本传不进 他们的耳朵。黄功吾的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战火中的女孩》影响 1973年,这幅照片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苏珊·桑塔格曾经这样写道:“像1972年占据了世界上大多数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一 个赤身裸体、刚被美国凝固汽油弹喷烧的南越儿童沿着公路跑向照相机。她张开双臂, 痛得放声尖叫——在激起公众对战争的反感 方面,很可能比一百小时的电视广播的暴行起作用得多。”黄功吾在用水浇灭女孩身上的火照片拍摄之后,美联社曾一度拒绝刊发,理由是潘金淑面对镜头正面裸体,这在当时的主流媒体上是不宜刊登的。而当时《纽约客》的编辑哈尔·比尔却认为,这附照片的历史重要性足矣抵消因“正面裸体”带来的发表禁忌。 《火从天降》后来也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尼克松当时的幕僚长霍得曼透露,当时尼克松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而照片上的小女孩潘金淑得以从灾难中幸存,成为证明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和越战惨绝人寰的历史证人。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9岁。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年后,她移居美国,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奔走世界各地,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1996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 阿富汗女孩 美国著名摄影家史蒂夫·麦凯瑞,一位人道主义 战士,1978年开始自由摄影生涯,在战争爆发 前的阿富汗,凭着过人的勇气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 其中一幅《阿富汗少女》(1984年12月在巴基斯坦 难民营中拍下)作品,1985年登上美国国家地理》 封面而赢得无上荣誉。岂料当年一个5分钟的作品, 无意间却成为生命中的一部份,不惜花费17年时间在 茫茫人海寻找这位梦中的女孩,虽然三番五次找错了 人,但终于有志者事竟成。而照片中的女孩莎尔巴 特·古拉,浑然不知自己的肖像早已引起世人极大的 反响。如今,这幅不朽的作品已经成为世界受苦 难的社会底层妇女以及儿童的标志。 《阿富汗少女》影响 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史蒂夫·麦凯瑞说,“通过各种渠道捐来的款项,再加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些捐助,总额达到150万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钱用来资助那些失学的女童。比如,我们以她的名义在她居住的村庄建立了一所小学。同时,我们也用这笔钱在阿富汗的许多村庄建立了小学和诊所。 大眼睛 1991年4月,7岁的苏明娟是 安徽省金寨县三合中心小学 的一年级学生,当时在北京 市崇文区文化馆工作的摄影 师解海龙走进大别山采访拍 摄希望工程专题,跑了十几 个村庄,抓拍到了正在上课 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 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 大眼睛”摄入了他的镜头。 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大眼睛”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外各大媒体争相转载,该作品很快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解海龙 用自己的照片去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著名摄影家解海龙的代表作品——希望工程《大眼睛》已经充分诠释了这一点。这本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殊贡献奖的个人摄影集《我要上学》,让人们感受到了摄影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就是解海龙的摄影力量。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摄影实践,从多个方面提供给人们认识摄影的社会功用以新的可能性。他在介绍自己的纪实摄影作品时说:在他开始希望工程纪实摄影时,中国内地“有近两亿文盲”,而偏远地区“每年流失的学生人数也高达四百万人,其中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又占了四分之一。”面对如此严酷的现实,解海龙从1990年初开始,用了十年的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走了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他要用照片替农村孩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作为一个摄影家,解海龙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解海龙不仅以他的影像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精研制年度岗位绩效考核表.docx VIP
- 麦克维尔MDM组合式空气处理机.pdf VIP
- 各种岩石矿物地球物理物性参数总结.pdf VIP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